【中国这十年·焦点面对面】中国如何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本文摘要:中新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中国如何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专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 中新社记者 阚枫 河南郑州1天下了接近平常年景1年的降雨量;中央气象台连续41天发布高温预警;8月初就进入枯水期的鄱阳湖,创造了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中国如何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专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

  中新社记者 阚枫

  河南郑州1天下了接近平常年景1年的降雨量;中央气象台连续41天发布高温预警;8月初就进入枯水期的鄱阳湖,创造了71年来的最早纪录……这两年,反常天气经常成为热门话题。

  环顾全球,从500年来最严重旱灾席卷欧洲,到造成上千人死亡的巴基斯坦洪灾。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频发的极端天气正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

  有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这30年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67.6%的人员因灾死亡、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

  “减灾就是增效”。过去十年,在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这句话既是发展经验,也成了社会共识。

  2021年的《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气候年景整体偏差,但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

  从更长的时间轴观察,在中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已经由2012年的0.65%下降至2021年的0.29%。

2022年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消防救援人员在大通山洪灾害现场展开搜救。马铭言 摄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介绍,这与中国近年来不断提升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有关。一方面,气象的预报预警能力不断强化,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能力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国家防灾减灾的应急体系不断得到强化,多部门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不断完善。

  许小峰说,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气象既是“瞭望塔”,也是“烽火台”和“发令枪”,气象部门的信息发得早不早,报得准不准,用得好不好,对整个防灾减灾体系运转至关重要。

  在打好提前量方面,如今,中国气象部门的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至65公里。

  在“最后一公里”方面,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成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公众覆盖率超过80%,预警发布时效达到3至8分钟。

  不过,一个严峻的趋势不得不引起警惕。“极端天气的致灾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而且呈现出反常的特征。”许小峰称,这对新时期气象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统筹协调都提出了新挑战。

  构建领域更细分、送达更精准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在许小峰看来,这些都是防灾减灾体系必须强化的环节。

  今年7月,中国发布《“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民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全国城乡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这份中国国家层面发布的第4个防灾减灾综合性规划,有宏观目标的设定,更明确了诸多具体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书。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许小峰说,防灾减灾,既要求技术提升、机制完善,更要求思想意识的警觉和发展理念的革新。(完)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右)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年夏天,我们经历了超长的高温天气,大众感受的“热”跟全球变暖的“暖”之间有什么关系?

  许小峰:我们常说的气候变化的确是以变暖为特征,但是这种“暖”跟我们今年感受到的“热”还真不一样。以100年为单位,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了1.2℃,这种变暖是一个缓慢上升过程,不是每天都能直观感受到,但是会反映在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很多方面。

  我们感受到的破极值的罕见高温,其实是源于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频次增加的结果。这种极端天气可能表现为极端强降雨,比如去年的郑州暴雨,也可能表现为极端高温少雨,比如说今年我国南方发生的大范围严重干旱。

  中新社记者:那么,近年来,天气的致灾频率和强度是不是在增强?这会是未来的常态或者趋势吗?

  许小峰:答案是肯定的,极端天气的致灾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而且呈现出异常特征。比如,去年河南暴雨发生之前,1949年以来河南曾出现过5次全省性的强降雨过程,但去年的暴雨过程,河南累计雨量最大值、小时最大降水量及日雨量都大于上述5次过程,均突破极值。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中,已经给出一个明确结论,就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在增加。我们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也证实,中国的极端天气频率在增加。比如,世界气象组织今年作出一个预判,高温天气或将成为欧洲夏季的“标配”,气候变化引发的高温频发趋势将至少持续至2060年。

  这种现象的发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是说一年两年就过去了,今年是高温,明年会遇到哪种类型的极端天气尚难确定。所以,极端天气的频发,可能是一个未来较长时间我们要面临的问题,大家要对此投入更大的关注。

2021年7月21日,遭受暴雨袭击的河南省郑州市主城区。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图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社记者:去年郑州暴雨,今年南方一些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对这样的极端天气,预报预警的难点在哪里?

  许小峰:大家要消除一个误区,天气气候预测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这里的“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我报明天那个地方要下暴雨,但是暴雨的落区具体到哪里,很难精确预报。

  今年年初,我们在会商全年气候特征的时候,长江流域的高温已经被圈出来。但是,今夏高温范围波及整个长江流域,甚至青藏高原的气温也偏高,出现这么大范围的极端高温,就超出了我们的预测能力。

  从具体的天气预报来说,我们不要期待提前24小时或者48小时就能得到一个非常精准的预报,这是做不到的。但是,公众看天气预报一定要注意跟踪,预报是随时在订正的。随着气象技术的提升,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向公众更新订正最新的天气预报。最初可能报得不够准确,通过不断跟踪变化、调整订正,会越来越准,越来越接近实际情况。

资料图:航拍长江流域湖泊石臼湖。连续的少雨使这里水位持续走低。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但气象灾害损失反而较常年相比有所下降。如何看待气象在防灾减灾领域的作用?

  许小峰:是的,2021年,我们国家的整体气候年景偏差,但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这与中国近年来不断提升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有关。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我国气象基础设施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为气象预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在国家的防灾减灾体系中,气象是“发令枪”,气象预警预报发出之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农业、通信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应对气象及其衍生、次生灾害影响,这就是我们国家应急减灾体系的建设,这个体系的发展完善对于防灾减灾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新社记者:您提到气象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近10年来,这“第一道防线”建设有哪些进步,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许小峰:2006年,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近10年来,我们能看到,在气象中的很多领域,我们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地方还领跑全世界。例如, 2021年7月,“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再列举一组数字,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由7个大气本底站、25个气候观象台、超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3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7颗在轨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雷达监测网规模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如今,我国乡镇地面气象观测站覆盖率达100%;建成1093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这个数量是2012年的4.5倍。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新社记者:除了显而易见的极端天气,“全球变暖”还会给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风险挑战?

  许小峰:很多人认为,气候变化就是一个天气气候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更关注气候变化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不是一种自然变化。

  例如,对水源来说,冰雪融化直接导致了一些江河的固态水库在慢慢消失;对于农业来说,气温升高导致一些农作物的病虫害在冬天不会被冻死;对海洋来说,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后会有一个酸化的过程,这个酸化对于海洋生态会造成破坏,另外,海平面上升会直接威胁到一些岛国土地面积等等。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还会有衍生问题。例如,今年夏天的川渝地区的干旱,这里本来是水力发电非常丰富的地区,今夏的罕见高温少雨,猝不及防地导致了华西地区的水力发电紧张,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气候变化只是一个温度问题,它会对人类生存带来系统性挑战。

资料图:格陵兰冰盖。Jason Briner 摄

  中新社记者:气象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防灾减灾方面,是否也需要增强国际合作?具体有哪些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协作?

  许小峰:从强化气象服务来说,各国间天气气候预报服务一直有良好的国际协作。例如,通过合作建设风云气象卫星海外直收站、加强风云气象卫星数据产品共享等,我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目前已覆盖124个国家和地区,有30个国家注册成为风云气象卫星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国际用户,向42个国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

  从应对气候变化来说,监测和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光靠一个国家的科学家肯定不行,需要国际间共享一些科技成果和信息资料,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在科学上形成共识,为全球决策提供依据。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