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鄂尔多斯10月10日电 题:几代人接力植树造林 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刮起“绿旋风”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张林虎
“造林是一件造福子孙的事,但也是一件很苦的事,能一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50岁的贾文义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什拉召治沙站站长,是当地的“沙三代”。
杭锦旗位于黄河“几”字弯段,黄河过境长249公里,是我国黄河流经最长的旗县。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横亘杭锦旗东西,防沙固沙、植树绿化注定是一代又一代杭锦儿女接续奋斗的绿色事业。
20世纪50年代初,贾文义的爷爷从准格尔旗骑着骆驼来到杭锦旗。“那时候车、路、水井都没有,爷爷和20多名工友背着窝头、咸菜和水,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成为第一批治沙工人。”贾文义回忆道。
“之后,父亲种树时,先在沙里种上一排排沙蒿,将流沙基本固定下来,再把沙柳、杨柴等灌木树种栽在沙蒿带中间,最终让这片不毛之地逐渐有了绿色。”贾文义说。
图为满眼绿色的库布其沙漠。 张林虎 摄1985年,18岁的贾文义接过父亲的铁锹,担起第三代治沙人的使命。在他看来,在沙漠中种树,并不简单。“植树造林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3至5年甚至10年,才能形成一片林,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杭锦旗提出“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治沙政策,提升了百姓参与治沙的积极性。
在梅玉民的记忆中,曾经的库布其沙漠风沙漫天,农牧民散居在沙漠中,被沙子追着搬家是常事,盖好的房子被沙子压垮掩埋,只好再选择地方重新盖。
梅玉民当时就意识到,如果不能治理好周围的沙漠,不只居住环境有问题,更会让沙漠侵吞耕地、堵塞河道,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从此,植树固沙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图为满眼绿色的库布其沙漠。 张林虎 摄“风在刮来沙在流,小小沙漠变绿洲;为人立下治沙志,定让沙丘绿油油。”一首顺口溜表达了梅玉民的决心。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梅玉民一家只能靠人工背树苗、打树坑,饿了就在沙漠中吃掺着沙子的干粮,渴了就在排水渠上喝一口浑浊的河水。
如今,年过古稀的梅玉民植树已达500多亩,常年的劳作也让腿脚落下了病根,但说到植树,他毫不后悔。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总有人要付出,我只是其中之一。”在梅玉民看来,当下要做的就是把几百亩的树木管护好,植绿更要护绿,让库布其的沙子远离黄河。
库布其沙漠天然地将杭锦旗分为北部沿河区和南部干旱梁外区,沙漠的阻隔让两地的交通受到严重影响,阻碍发展。
图为库布其沙漠的光伏发电。 张林虎 摄1997年,杭锦旗发动干部群众向沙漠发起冲锋号角,修建了115公里的穿沙公路,缩短了沿河与梁外的运输里程。
穿沙公路的修建让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观,种苗运输、管护等治理条件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种植大户加入了库布其沙漠治理。
亿利资源库布其治沙副总工程师常朝晖表示,经过几十年一线治沙种树人和治沙专家的研发,如今沙漠植树技术达到300多项。“拿水冲植树法举例,成活率从50%提高到90%,保存率提高到80%。”
驱车行驶在杭锦旗的穿沙公路上,目之所及尽是绿色,这片总面积达1.86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如今三分之一已成绿洲。
值得一提的是,库布其沙漠通过种植沙漠经济作物和发展集约型养殖业等创新模式,为当地农牧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