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初步摸清水利设施家底
本文摘要:在北京市水务局统筹安排下,流域中心组成8个工作组,深入开展全市水利工程设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抽查点位392个,出动380余人次,累计行程6360公里。下一步,全市水利工程运行监管工作将结合首都智慧水务1.0的建设,将基础数据在云端上传并持续更新,为全市水

  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鲜明、最根本的特性。近年来,首都治水管水秉承流域系统理念,坚持河湖管理流域“一盘棋”,推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正是在流域“一盘棋”的理念下,2021年6月30日,北京市河湖流域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流域中心”)应运而生,积极探索新时期首都流域治理管理的新模式,为谋划好首都水治理这篇大文章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长制打通“最后一公里”

  主动向河湖治理顽疾开战

  河湖问题表象在水中、问题在岸上、根源在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空间被挤占等问题其实是流域问题在河道内的集中反映。要想根治河湖顽疾,必须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充分发挥河长制在流域治理中的引擎作用。

  据了解,北京行政区域内有五大流域,涉及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25条、湖泊41个、水库81座,支流、沟渠、塘坝等更是星罗棋布。“作为市级流域管理机构,如何强化河湖长制的监管监督作用,以流域中心的职能之‘手’推动河湖长更好地履职尽责,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流域中心主任张会敏指出,过去,全市的15个市级河长联络办公室分设在10个市属水管单位,市区权责不明、部门利益纠葛的问题在所难免。2022年伊始,流域中心正式承担起全市各个流域市级河长联络办公室的日常监督协调工作,从机制上实现了“由外至内”对河长制工作的监督。

  “总河长令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法宝’。”张会敏介绍,以市总河长令为抓手,流域中心主动加强与各区、各水管单位的协调联动,建立并完善流域内问题清单,加大对问题河流的监管力度,对河长制工作情况落实进行监督考核,压实压紧河长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自成立以来,流域中心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作用,主动向长久以来困扰京城河湖治理的“硬骨头”开战,比如,利用历史遥感影像追溯河道内违法违规问题演变过程;推动解决永定河违法违规问题清理整治、潮白河宋庄段阻碍行洪障碍物清理等一批顽瘴痼疾,流域治理能力、治理效果逐步提升。

  逐一“严苛”体检水利工程

  倒逼进一步提升运维水平

  水利工程设施是河湖治理的硬件基础,流域中心着力补齐制度短板,强化对运维项目从决策到采购、验收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在严审项目内容的同时,我们注重强化项目申报的创新性和惠民生的导向,目的就是为了倒逼水管单位进一步思考并提升水利工程的运维水平。”项目监管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北京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成立之后流域中心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摸家底、夯基础”。去年以来,流域中心以水务普查、水务统计年鉴等大量数据为底板,强化现场勘察、复核、走访,对全市81座水库、1102座水闸、270处堤防、81座小水电站的基础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今年年底前可初步实现全市水利工程设施“家底清、情况明”。

  同时,在北京市水务局统筹安排下,流域中心组成8个工作组,深入开展全市水利工程设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抽查点位392个,出动380余人次,累计行程6360公里。“通过‘撒网式’的隐患排查,全市所有小水电站、水库、堤防险工险段和近四分之一的水闸逐一接受了严苛的‘体检’,我们对发现的‘病灶’以‘一区一单’形式进行反馈,严格督促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牢牢守住安全度汛的底线。”工程监管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全市水利工程运行监管工作将结合首都智慧水务1.0的建设,将基础数据在云端上传并持续更新,为全市水利工程立体化、智慧化管理奠定基础。

  建立跨区跨流域协调机制

  理顺“三条大河”管理体制

  实际上,流域中心在释放监管效能的同时,也在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支撑力,优化服务,打造流域治理的政策、制度、技术支撑平台。

  5月中旬,在距离北京市区100公里的密云区白龙潭水库,白色的水龙从绿色的排水管中飞泻而下,正在进行的就是流域中心组织开展的大口径虹吸泄流实验。“本市的小型水库绝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存在先天不足、病险加身等问题的不在少数,随着主汛期的到来,防汛救灾压力陡增,所以流域中心研发制作了小型水库大口径应急泄流设备。”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该设备已在今年汛期投入使用,以期帮助各区解决小型病险水库泄流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加强水域空间管控,流域中心协调永定河管理处在进入河道的主要路口安装智能卡口设备,给传统的视频系统增加“大脑”,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车辆,可实时识别并发出警报。未来还将继续加快推进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科技赋能提升流域治理的活力。

  此外,流域中心联合潮白河管理处开展了水利工程防冰冻技术攻关,借助微气泡曝气等新型技术,成功解决了水闸、大坝等不同水工设施在各种水深条件下的防冰需求,为水利工程冬季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入思考流域和区域关系,建立完善跨区跨流域及跨省市协调机制,参与理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三条大河’管理体制,以精治、共治、法治、技治为目标,推动流域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张会敏表示。 文/本报记者 解丽 通讯员 张雅丽(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