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 六项考古成果发布
本文摘要:考古发现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轴线考古、琉璃河遗址、新宫遗址、路县故城、金中都、长城等。在琉璃河遗址考古中,位于房山区的西周燕都城内新发现7处大型夯土水井和数处夯土建筑基础,城外新发现大面积西周居址。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10月29日电 (徐婧)2022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29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在圆明园启动。本次公众考古季是北京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

图为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上的启动仪式。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据介绍,自去年9月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以来,北京完成考古勘探256项,勘探面积167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102项,考古发掘面积10.8万平方米。考古发现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轴线考古、琉璃河遗址、新宫遗址、路县故城、金中都、长城等。

图为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介绍中轴线考古发现。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在中轴线考古中,北京在南中轴路发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甚或更早)以来依次叠压的七条道路,明确了南中轴路的规制和工程做法,厘清了明清以来南中轴路的历史脉络,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执中守正”的价值观,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理念在北京的具体体现。

  在琉璃河遗址考古中,位于房山区的西周燕都城内新发现7处大型夯土水井和数处夯土建筑基础,城外新发现大面积西周居址。考古发掘出房址3座、墓葬5座,出土铜器、石器、陶器等各类遗物170余件,明确了西周燕都最早的筑城者和建城时间,为北京地区三千年筑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献证据。

图为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介绍怀柔箭扣长城考古发现。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在长城考古中,怀柔区箭扣长城考古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不同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样貌和发展变化,首次在敌台顶部铺房内发现明代火炕、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丰富了长城遗存的文化内涵;延庆区大庄科长城考古首次发现营建空心敌台开凿基槽的实例,也是第一次发现营建敌台前开凿自然山体的实例;昌平区南口城、上关城首次发现了“半地穴式”铺房遗址,丰富了铺房类建筑的类型,为寻找明中期乃至早期居庸关关址、复原关城布局提供了线索。

  此外,北京在丰台区新宫发现夏商周时期聚落遗址。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带环壕的聚落遗址,对研究早期北京具有重要意义;金中都考古发现了丰富的隋唐、辽金、明清时期遗存,为研究北京城的变迁提供了新材料;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城郊遗址的东汉水井中的木、竹简牍等在北京地区考古中均属首次发现。

图为观众在圆明园观看北京考古成果介绍展板。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上述六处重要发现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是践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理念的行动成效,完善了北京历史轴线发展的时间链条,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以“考古探源,文明北京”为主题,为期两个月,开展体验考古、专题展览、云端展示、学术论坛、考古讲座、考古进校园6个版块共24项系列活动。同时开展社会征集类活动,并拓展海外合作。活动将招募20组家庭共同探秘琉璃河遗址,并邀请津冀考古专家进行云端考古对话。(完)

【编辑:李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