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缘冲突加剧、通货膨胀急剧上升、金融流动性收紧等因素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叠加外部投资疲软、贸易失衡等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公共债务和通胀状况达到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未来,该地区政策应优先关注四个方面:保障粮食安全、重新定位货币政策、在更困难融资条件下巩固财政、为可持续和绿色增长创造条件。
10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发布了最新版《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前景》报告。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今年GDP预计增长3.6%、明年预计增长3.7%。
报告称,今年非洲法郎区GDP增速预计为4.5%、通胀率6.1%,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分别为3.6%和16.6%,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分别为6.4%和20.1%,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分别为4.5%和12.1%。从资源禀赋条件看,预计2022年该地区石油出口国将实现3.3%的经济增长,其他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将达3.1%。从国家看,预计今年塞舌尔经济增长将达10.9%,排名第一;从通胀状况看,预计今年津巴布韦通胀率将达284.9%,居首位。
全球地缘冲突加剧、通货膨胀急剧上升、金融流动性收紧等因素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挑战。报告称,在此背景下,叠加外部投资疲软、贸易失衡等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公共债务和通胀状况达到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预计今年该地区预算赤字(捐赠计算在内)占GDP比例将达4.5%、公共债务占GDP比例达55.5%。报告认为,在公共债务方面,该地区债务水平已接近2000年初的水平,一些国家长期低成本的多边债务被较高成本的私人基金所取代,导致偿债成本上升和再融资风险加剧。在该地区35个低收入国家中,有19个国家负债过多或负债风险较高。
随着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该地区资本流动加大。报告称,今年上半年该地区资本外流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或者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时期所观察到的资本外流规模相当,加纳、马拉维和塞拉利昂货币贬值幅度最大;乌克兰危机导致小麦价格几乎翻番,给该地区国家贸易条件带来不同程度影响。例如,石油出口国预计今年贸易条件将改善约16%,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贸易条件将恶化约4.5%;而对于大宗商品出口国和进口国来说,国际价格影响国民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物价上涨反映了全球趋势,通货膨胀比预期增长更快、更持久,生活费用增加严重挤压收入结余。
报告指出,面对这些挑战,该地区经济政策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应当优先采取四大举措: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鉴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一些域内国家安全局势、非洲之角的四季干旱,以及安哥拉、马达加斯加遭遇气候冲击等因素,预计到2022年底将有1.23亿人(占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12%)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报告建议,在生产上加大投入,在政策方面,最好是通过定向现金转移或加强当地社会保障网保护最弱势群体,一改当前多国采取的多种短期支助措施所造成的市场严重扭曲,如降低食品或燃料税(马拉维、尼日尔、塞内加尔、津巴布韦)、引入新补贴机制(肯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实行价格管控(贝宁、科特迪瓦)、向主要农产品进口商提供贷款(塞拉利昂)、签订粮食必需品进口协议(埃塞俄比亚)。但只有少数国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现金或实物转移支付。
二是重新定位货币政策。当前该地区国家通货膨胀中值约为9%,但这种通胀主要是由于食品、能源价格或汇率波动等外来因素所致,而其他贸易品价格大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各国应谨慎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誉是优先目标,密切监测通货膨胀发展和可能出现的第二轮效应,因为一旦高通胀预期牢固确立,降低通胀的代价通常要高得多。报告建议各国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货币和财政政策应与外汇储备水平和保持固定汇率的可信性相一致。
三是在更困难融资条件下巩固财政。十多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公共债务一直稳步上升。经过努力,到2022年底平均债务将降至约55%。但目前该地区仍有约三分之一国家公共债务超过GDP的70%。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本已很高的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更会增加,在某些国家可能会超过50%。为此,各国需要继续整顿财政,通过增加收入、优先支出,提高公共支出效率。鉴于未来借款状况不确定性,需要实施中期战略:使资金来源多样化,特别是通过债券市场;沟通市场,提高投资者信心,制定国内外债务发行计划;科学预测债务再融资需求和风险。
四是为可持续和绿色增长创造条件。能源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的根本障碍,其中新能源代表未来发展方向。该地区国家应通过诸如混合融资、担保和信用增强等手段,凭借政府补贴措施,重新平衡激励措施,依赖更具效率的创新和私营部门活动的增长模式,积极寻求与发展伙伴的创新方案。
经济日报
宋 斌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