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推进虚拟现实相关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加速虚拟现实在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进产业资金有效供给;目标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3500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
《行动方案》指出,要统筹利用国家级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进产业资金有效供给。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行动方案》指出,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围绕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关键领域,做优“虚拟现实 ”内生能力,强化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并加大对内容生产工具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优质内容供给水平。
开展沉浸式内容生产工具及流程优化研究及培训,支持建设沉浸式内容开发开源软件社区,鼓励向社会开放,扶植用户生成内容生产。鼓励创作者经济,构建优质内容共建共享平台。
《行动方案》提出,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面向规模化与特色化的融合应用发展目标,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化虚拟现实与行业有机融合。
同时,围绕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组织开展应用试点,挖掘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应用场景,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锋应用案例。
《行动方案》指出,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共性应用技术支撑平台,挖掘行业领域关键技术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解决制约行业应用复制推广的技术瓶颈,提升跨行业的虚拟现实应用基础能力。
此外,还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个人及公共信息资源保护,提升对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等行为的风险防范。引导开发适合青少年使用的虚拟现实产品和服务。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