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11月5日在中国(主会场)和瑞士(分会场)同步开幕,湿地保护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为北京近50%的植物种类、76%的野生动物种类提供了生长栖息环境,助力北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北京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四五”期间以温榆河公园、南苑、康庄森林湿地以及沙河等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强小微湿地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优化整合。
营造安静鸟岛供鸟类栖息繁衍
一只被救护伤愈的白鹭在保护箱中探出了头,熟悉了周围环境后,它展翅高飞,在众人惊叹声中飞向附近的一处水塘。
《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3年5月1日实施,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北京湿地日”,北京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专属“湿地日”的城市。今年的9月18日是第十个“北京湿地日”,在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举办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明确,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湿地承载着重要生态功能,是鸟类的栖息地和自然繁殖场所。
位于顺义区的汉石桥湿地,是北京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在汉石桥湿地高级工程师张勇看来,这里没有清澈见底的水面,水面上繁茂的植物毫无秩序地生长,却处处流露着自然的野性之美。清新自然的湿地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驻足。2005年,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前的一次科考显示,当地的鸟类为153种。2018年增至182种,2022年1月更是跃升至226种。
除了种类增多,一些珍稀鸟类也来到北京做客。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普宣教科的方春记得2015年第一次观测到白鹤的情景。它们通体雪白、脸是红色的,飞起来羽尖带着黑色。激动不已的方春把图片发给专家看,确认了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
鸟类青睐北京的湿地有两个原因:有安静隐蔽的栖息场所和丰富多样的食物。
如今正值候鸟迁徙季,在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群鸟飞掠宽阔水面的景象蔚为壮观。“湿地公园主要是由水稻田、鱼塘、低洼绿地改造而成,早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不同的禽类适宜的水深环境,设计了沼泽、浅滩、湖泊等多样的湿地类型。”北京市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刘颖杰介绍。
他举例说,黑翅长脚鹬,凤头麦鸡等鸻鹬类中小型涉禽多在二三十厘米深的水域活动,在浅滩中找寻河蚌、小虾,苍鹭等大型涉禽可以适应更深的水域,鸭子等游禽通常在1米以上深度的湖泊活动,它们喜食芦苇、香蒲的根茎和浮游生物。湿地打造了适合它们生活的不同水深水域和宽阔开放的水面,同时设置了远离人类活动的鸟岛,鸟类可以在安全安静的地方营巢、栖息和繁衍。
湿地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空间
北京一度湖沼众多,然而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近半个世纪以来,北京湿地面积曾急剧下降。1950年北京市湿地总面积达25.68万公顷,到1984年北京湿地总面积缩减至7.656万公顷。到了2008年,仅剩5.14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13%。
“十三五”以来,遵循宜林则林、宜湿则湿、林水相依的原则,北京将湿地恢复与建设任务纳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结合河流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延庆区蔡家河湿地的恢复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首席专家张曼胤说,恢复区是蔡家河的一处水源地,有两处泉眼,由于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泉水涌出流入蔡家河,加之周边有水稻田,在逐一分析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土壤状况、植被类型、水质等指标后,他认为这里非常适宜开展恢复湿地工程。
量水而为,是湿地恢复的一条重要原则。“泉眼的水量不是很大,无法承载宽阔的水面。由于这里临近官厅水库,我认为可以将其恢复成浅水沼泽,作为水鸟的栖息地。”经过生态需水分析,这处湿地被设计成蜿蜒曲折的溪流,同时结合地形挖了几处水塘,补种了苔草、香蒲、黑三棱等湿地植物,将这些小型水面串起,形成了一个蓝绿交织的泡沼。
湿地还保留了一处水稻田,不施肥也不打农药,这是专门给水鸟提供的食物。结合周边的平原造林项目,当地的生境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变得非常丰富。这里不像公园管护得那般精细,维持了自然演替,泉眼不断补水,风也会带来植物种子,蒲草、蓼花摇曳多姿,稻浪翻滚,充满了田园诗意。
“我们当时的设计目标没有考虑游憩功能,但湿地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市民漫游。”谈及这个意外的惊喜,张曼胤说,湿地也满足了市民亲水、休闲的需求。
除了大面积湿地,一些小微湿地也在城市中蔓延开来。2019年夏天,北四环中路的小微湿地“城市花园”——北辰中心花园亮相。
这处小微湿地花园原本是一条旱溪,黄土裸露。作为北京市首个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示范项目,这里通过地形地貌恢复、湿地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手段,变成了溪水潺潺、鸟鸣蝶舞的公园。林立高楼之间,湿地花园“闹中取静”,吸引了小鸭子落脚,也为城市中的孩子们带来了童趣记忆。
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净化水质
不少游客在湿地游玩时,会感叹水质清澈见底,尤其在夏日,总能给人带来清凉之感。经过多年建设,湿地净化水质、蓄滞雨洪、调节流量等作用正在显现。
位于顺义区的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有一处小面积的人工湖,中心救助的水鸟大多在这里栖息。水鸟众多,水禽粪便会造成水体污染。为了改善水质,这里设置了一块以净化水质为主要功能的湿地。
“我们先将污水引入湿地中,在湿地的环形浅溪中设置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科学配置不同基质和湿地植物。”他具体解释说,溪流中粒径大小不同的砾石和沙子巧妙组合,配合不同的水深设置,使污水在各个单元停留合适的时间。由于湿地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它们与水或土壤接触的面积大,根区会生长很多微生物,通过植物吸附和微生物分解,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刘颖杰说,翠湖湿地公园种植了菱角、芡实、荇菜、水葫芦等浮水植物,具有抑制风浪和缓解水流的功能,使水中悬浮物下降,沉淀在湖底,改善水下光照和溶氧条件。
近年来,北京结合河流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力度。“通州堰”将防洪标准提高为100年一遇,作为“通州堰”四项工程之一,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除了多个拦河闸,还包括蓄滞洪区人工湿地及景观绿化工程。每天会有8万立方米的温榆河水引到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潜流湿地内,经过水生植物净化等相关工程措施,五类水质可以提升到四类水的标准。湿地水域中及四周种植有芦苇、荷花、睡莲、水葱等水生植物,营造出北方水乡的迷人景观。
通过湿地科普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行走于栈道上,风拂芦苇、水鸟翩跹、鱼翔浅底的画面让人舒适惬意。通过让公众走进湿地、才能了解湿地,从而更好地保护湿地。
遵循生态保育原则,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将辖区划分为开放区、封育保护区和封闭区三部分。封育保护区营造了有益于野生鸟类、水生植物、有益昆虫生长和繁育的环境,限制游客进入;封闭区是无人打扰的湿地原生区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在这里逐渐形成,具备一定的环境抗逆能力,遏制了现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而开放区每周有三天对公众限时开放,每天限300个名额,个人家庭或者团体可以网上预约免费入园。刘颖杰说,作为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基地,翠湖湿地公园每年组织开展以湿地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湿地鸟类、湿地植物、湿地功能等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与学校联合开展“湿地科普知识进课堂”系列活动。
在湿地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动物做出让人忍俊不禁的活动。东方大苇莺是芦苇荡中常见的鸟类,它们经常将三根芦苇秆捆住,在其中营巢孵蛋。而大杜鹃喜欢把蛋产到大苇莺的巢中,让大苇莺替它孵蛋育雏。这种行为叫作“巢寄生”。这也成了汉石桥湿地鲜活的科普素材。
在科普活动中,张勇常常把这段故事讲得活灵活现。他说,为了“调虎离山”,聪明的大杜鹃经常打配合,雄性大杜鹃先到巢附近活动,诱骗大苇莺追逐,雌性大杜鹃顺势将蛋产在空巢中。“这就是动物的智慧。”张勇说,大杜鹃的个头比东方大苇莺大很多,所以育雏后期,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麻雀大小的鸟在喂鸽子大小的鸟。
汉石桥湿地还举行了多次鸟类环志科普活动,一些市民参加完活动拿着种子找到张勇,希望湿地种植更多植物,为鸟类提供口粮。“体验远比说教有意义,大家自发形成了环保理念。”张勇说。
张曼胤说,北京的志愿者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湿地通过公众教育和科普可以传播湿地知识,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吸引志愿者参与到湿地保护管理中,比如拔除豚草等外来物种、观测鸟类等。
北京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条例》实施十年来,全市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科普教育,不断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改善,生态功能不断优化。
截至目前,北京建立了野鸭湖、汉石桥等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1万公顷;建立了海淀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延庆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批建了怀柔区琉璃庙、大兴长子营等9个市级湿地公园,总面积2900余公顷;组织开展了延庆曹官营、密云清水河、房山拒马河黑鹳、房山佛子庄以及怀柔喇叭沟门等10个湿地保护区建设,总面积1700余公顷。
“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张志明说。
根据2020年度“国土三调”调查成果,按照《湿地公约》口径统计,北京湿地面积为6.21万公顷,较2008年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相比增加了1.07万公顷。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温榆河公园、南苑、康庄森林湿地以及沙河等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利用有限空间,加强小微湿地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优化整合,保护好鸟类重要栖息地。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明祥坦言,北京是一个资源型缺水严重的大都市,由于水资源短缺、土地类型转换困难,湿地保护面临挑战。他建议,充分利用雨洪或再生水补给城市湿地水源,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建成区应实现降雨80%就地消纳和利用,再生水补给将成为城市湿地补水的主要来源。”
■ 对话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
构建“一核三横四纵”湿地总体布局
今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未来,北京将如何保护湿地?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
新京报:《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北京湿地保护管理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志明:《条例》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市湿地保护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实现了北京市湿地保护管理有法可依。
北京建立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市政府主管副秘书长牵头,市园林绿化局、市水务局等部门组成的北京市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湿地保护的有关重大问题。
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咨询机制,加强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由湿地、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十二位专家组成北京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北京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技术咨询。
先后制定了《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湿地恢复与建设技术规程》《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等六个地方标准;发布了北京湿地标识;出台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并编制发布了《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在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力度,提升湿地质量、生态功能。
北京还发布了两批市级湿地名录,47块湿地列入市级湿地名录,总面积达2.7万余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46%。
新京报:北京是如何加强湿地资源监管的?
张志明:我们开展了市级湿地监测,建立了基于空间遥感监测技术的湿地资源监管模式和工作机制,定期监测和不定期监测相结合,采取疑似湿地图斑移交、图斑的现地核实、分类整改的办法,及时发现、制止、处置涉及侵占湿地、违规违章建设等违法行为。
新京报:在建设恢复好湿地方面,北京还有哪些计划?
张志明:我们将抓好《湿地保护法》和《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落实。规划明确到2025年,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湿地保护率不低于70%,小微湿地修复数量不少于50个等近期目标;到2035年,湿地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湿地保护率不低于80%,小微湿地修复数量不少于100个等远期目标。
提出构建“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总体布局。“一核”即中心城区湿地群,“三横”指“妫水河”湿地带、“沙河”湿地带、“凉水河”湿地带,“四纵”指“潮河-泃河”“温榆河-北运河”“清水河-永定河”“大石河-拒马河”四大湿地带。
《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将在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湿地质量、生态功能,大幅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力度,80%以上湿地受到有效保护。同时,通过改善湿地景观,增加市民亲水、体验自然的空间和场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宜居性。北京还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考核,已将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湿地保护修复、湿地资源监测、湿地保护执法、湿地宣传等考核指标纳入《北京市林长制年度督查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考核评价制度,压实区政府和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主体责任。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