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的蝶变是如何实现的
本文摘要: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白枕鹤。新华社发   秋日的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大片翅碱蓬逐渐褪去绿衣,裹上鲜艳的红装,为海滩湿地铺上一层浪漫奇幻的“红地毯”,欢迎游客的到来。

  秋日的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大片翅碱蓬逐渐褪去绿衣,裹上鲜艳的红装,为海滩湿地铺上一层浪漫奇幻的“红地毯”,欢迎游客的到来。成群结队的鸟儿在这儿栖息,动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一幅和谐的自然风光图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报告中的这句话讲到了我们心坎儿里,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10月25日上午,在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西韩村文化大院里,全村党员干部边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边畅谈学习体会,大家沉浸在巨大的鼓舞和振奋中。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红波说:“接下来,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在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山东东营,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扛牢责任、奋楫争先,在协调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积极实践探索,谱写了一曲黄河“大合唱”的精彩乐章。

  1.大河之洲如何成为鸟类天堂?油退绿进 生态补水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横贯我国东西9省区,奔腾5400多公里来到齐鲁大地,在东营市垦利区汇入渤海。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造就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

  早年间,这里由于土地盐碱、植被稀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湿地生物多样性曾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呈现“亚健康”状态。

  黄河三角洲还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自1961年发现以来,持续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为保护好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等资源,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范围上与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区域存在重叠。

  “过去搞保护,我们瞻前顾后,前怕影响经济收入,后怕周边群众不理解,产生矛盾,没能形成明确统一的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定决心,生态优先,要坚决保护好这片湿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古金魁说。

  保护区内,一处近海采油平台上原来高耸的采油设备已不见踪影。“2020年11月底,这里的采油设备已按计划拆除并回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胜海采油管理区负责人谢兴华说,这里原有115口采油井,年产油16万吨,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油田生产设施全部关停退出,并制定了生态恢复计划。

  早在2016年12月,胜利油田就制定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滩海油田开发工程关停退出方案(2018-2023年),以做好滩海油田生产设施关停退出工作。2017年年底,将6年实施计划压缩至3年,提出到2020年年底退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油田生产设施。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年产原油30万吨的300处油气生产设施全部退出,这是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一大举措。”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侯翠荣说。

  油退绿进,铺就大河之洲生态底色;生态补水,唤醒大河之洲生机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黄河频繁断流影响,黄河三角洲一度出现河道萎缩、湿地退化、生物物种减少等现象,湿地生态平衡面临严峻形势。黄河水利委员会2002年起组织实施调水调沙,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恢复创造了良机。保护区通过筑堤修坝向湿地引水、蓄水,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用淡水冲碱压盐,以促进湿地自我恢复和发育。

  “从6月24日开始,我们开启封育沟引黄口为保护区湿地补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专班副组长王立冬说,今年投资四亿元左右,建设了引黄闸船六座,实施水系连通和湿地修复工程,实现了黄河有水能引得出、送得到,并且在湿地能蓄得住的目的,为湿地植被生物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

  “生态补水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来源,保护区累计繁育东方白鹳幼鸟数已达2748只,鸟类从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了371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到90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说。连续多年的补水有效遏制了湿地退化等现象,生态得到修复,湿地生物多样性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鸟儿来到这里栖息繁衍,黄河三角洲成为鸟类天堂,充满生机活力。

  2.盐碱地如何变丰产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东营市盐碱地约340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2%,覆盖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盐碱地类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面积44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是探索盐碱地现代农业的天然试验场。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黄三角农高区全力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汇聚48家高校院所、98支科研团队、647名科研人员聚力盐碱地现代农业研究,着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科技引擎”。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系统布局科教孵化区、技术集成示范区和综合服务区3个功能板块。建设智能农机、盐地种业、生物技术、益虫资源、盐碱地生态系统观测等5个中试研发平台和设施农业测试验证平台,推动产业化应用。按照盐碱地生态高效可持续利用标准技术体系,布局建设了1.5万亩试验示范基地,重点解决盐碱地改良利用前期投入大、后期养护难、效果不可持续问题,为全国盐碱地治理提供示范。创新多元化投入、人才聚集、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管理运行机制。

  突破瓶颈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资源丰富,且耐盐耐旱、抗病性强。东营市农科院盐生植物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徐化凌说:“我们用栽培大豆作母本,用野生大豆作父本,经过十几年杂交回交,培育出了既耐盐又高产的系号。”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黄三角农高区二级巡视员罗守玉说,我们将扛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大旗,担当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黄三角农高区立足盐碱地特色优质资源,聚焦功能粮食、中草药、林果、种畜等7类耐盐碱特色物种,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规划建设集“种质资源库—育种平台—繁育基地—示范基地—种业总部基地”于一体的“盐碱地特色现代种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搜集本地和国内外粮食、饲草、果蔬等盐生作物种质资源89种2.1万份;建立了藜麦种质资源库,搜集了3000份材料,已培育盐地藜麦、耐盐马铃薯等一批适合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引领盐碱地种业发展的突破性品种。引进培育东营盐地藜麦种业公司等6家种子企业,配套育种机械研发生产平台,推行商业化育种机制,初步构建起集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盐碱地特色种业链条。

  3.黄河三角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 动能转换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力度,努力集聚更多优质资源和优质项目落地东营……”前不久,在由山东省国资委、东营市政府主办的“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央企省企东营行”活动现场,企业负责人对东营发展表达殷切希望。央企省企的“一臂之力”,将为东营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调研组看到,东营坚持创新引领、项目带动,构建高质量、链群化、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石化、橡胶轮胎、新材料等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瞪羚”“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重点科技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化配置。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促进投资机构与“双创”企业开展常态化路演对接,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东营加强招才引智工作,计划每年拿出5亿元支持人才发展。6月,在2022年黄河三角洲“人才周”暨省级专家基层行启动仪式上,东营市发布“人才新政40条”,贯穿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为人才提供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支持保障,以吸引更多企业家、投资者、奋斗者来东营创新创业,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东营注重发挥优势,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当前,胜利油田的页岩油已实现经济开发的突破,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建成投产,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围绕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力争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400万千瓦,努力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东营还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重点推进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渤中海上风电基地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

  4.黄河滩如何变幸福滩?乡村振兴 安居乐业

  “不发水、盖好屋、种好地”,过上“安稳”日子,一直都是黄河滩区居民的期盼。“我们村在滩区五六百年了,过去大家就怕黄河水漫滩。”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村委委员高新民告诉调研组,乡亲们半辈子的辛苦积蓄,随时可能因一场洪水而“泡汤”。“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居民艰苦生活的写照。

  乐业必先安居。2017年8月,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利津县是此次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中东营市唯一涉及的县区,迁建工程始于2018年5月,2020年11月完工。工程的完工,使全县所有滩区村全部实现村台房台加固、道路硬化、村内排水、弱电下地,“三化”(美化、绿化、亮化)改造、便民服务场所等全覆盖,配齐了中小学、卫生院、养老院等公共基础设施。

  现在的滩区红砖青瓦、成方连片,村庄绽放新颜,滩区群众告别了洪水侵扰,生活环境大为改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变化,群众的“安居梦”得以真正实现。

  “搬得出、稳得住”,更要“能发展、可致富”。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实施以来,利津县坚持旧村台改造提升和产业发展相融合,统筹推动迁建社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扶持意见》等支持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沿黄地域优势,围绕果蔬、中草药等优势农业产业重点发力,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立足黄河旅游资源,推动滩区旅游产业发展等,探索出滩区乡村振兴的路子。经过摸底调查,通过近两年滩区产业结构调整等,滩区居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左右,现在的东营黄河滩区发展后劲强劲,呈现出勃勃生机。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利津县利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振敦告诉调研组,东津渡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利津县沿黄乡村百里幸福长廊四大组团之一,我们把生态宜居理念融入示范区整体规划,与示范区一体建设打造。同时,党支部领办生态合作社,设立村级生态长,共同抓好生态保护,不断提升示范区的“含红量”“含绿量”,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示范村。

  5.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启示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东营市从战略高度谋划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发展盐碱地现代农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滩区安居富民工程,掀开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系统保护,构筑大河之洲生态家园。东营市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近两年生态补水量突破3亿立方米,连通水系241公里;修复淡水湿地20.6万亩,治理互花米草3.8万亩,促进“河—陆—滩—海”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升黄河口湿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区打造鸟类繁殖岛65个,鱼类栖息地10处,竖立人工巢115个,珍稀鸟类种类数量持续增加。加强原生植物保育,划定野大豆生态保育区7.46万亩。营造植物适宜生境,构建植物生态岛29个,恢复盐地碱蓬1050公顷,提高近海滩涂土著植物竞争能力。编制黄河口国家公园相关技术成果,划定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今年3月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后,国家公园创建全面进入报批阶段。

  转变发展思路,探索盐碱地特色综合利用之路。东营市积极探索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即构建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改善农田生态健康;构建盐碱地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系统,培育盐碱地特色种业;构建盐碱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特色优质安全农产品;构建盐碱地特色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盐碱地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按照“四个构建”新路子,在发展实践中坚持适地而用的原则,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药则药、宜草则草、宜游则游,在黄三角农高区44万亩滨海盐碱地上作出探索示范。对22万亩轻度盐碱地,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利用农艺、生物等措施改善生态、提升地力,使中低产田逐渐变为中高产田,建设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对15万亩中度盐碱地,利用“逆境出上品”的自然禀赋,繁育推广功能作物、中草药、饲草作物等特色耐盐适生作物,发展食药同源、生态草牧业等特色高效产业;对7万亩重度盐碱地,强化生态涵养功能,保护原生植被,维护生物多样性,适度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体现了发展思路的转变,黄三角农高区研发的国产耐盐碱植物优良品种越来越多。

  主攻链条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地级市,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东营积极发挥产业优势,以创新为驱动力,聚力主攻链条经济,做强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严控“两高”项目,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高标准完善提升产业发展规划,落实重点产业“链长制”,“一链一策”加强项目谋划,建设万亿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全国一流的高端橡胶产业基地、高端智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和油服产业总部基地。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发展数字经济,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数字赋能增效、工业技改提级等行动,实施智能装备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等项目。培育骨干企业集群,“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打造一批链主企业、“领航型”企业,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闻、副校长殷玉平,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张传鹤、副主任陈明珠,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张彦丽)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