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地“喊渴” 安徽开展立体人工增雨抗旱
本文摘要:11月12日9时58分,中国气象局支援安徽抗旱的增雨飞机起飞,12时35分落地完成增雨作业。“中国气象局支援的高性能增雨飞机具有飞行速度更快、作业高度更高、携载量更大的优势,均配备全套的机载探测系统,可以精准寻找增雨最佳位置。

  齐齐哈尔新闻网合肥11月13日电 (王兵 吴兰)“根据气象预报结论和作业条件研判,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日-14日安徽自北向南有一次降水过程,适合开展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安徽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胡五九说。

  10月10日-11月10日,安徽省平均降水量仅5.8毫米,异常偏少近9成,气象干旱再次发展。截至11月11日,合肥以南25个县(市)重旱,其中安庆、黄山、池州3市的8个县(市)特旱。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旱情持续发展。11月9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水利建设暨防汛抗旱会议,明确立足于早防快防联防,密切监视当前旱情及明年汛情、水情、墒情发展变化,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筑牢水旱灾害防线。

中国气象局支援安徽抗旱的增雨飞机。 吴然 摄

  针对严重旱情,中国气象局此次支援的两架高性能增雨飞机,分别为新舟60、空中国王350,于10月25日进驻九华山机场,加上该省之前租用的两架增雨飞机,目前共有4架增雨飞机在皖执行大范围、多轮次、立体化、高精准的增雨作业任务。

  11月12日9时58分,中国气象局支援安徽抗旱的增雨飞机起飞,12时35分落地完成增雨作业。本场增雨云顶高度约4200米-4500米,0℃层高度4200米。4200米平飞阶段,云滴数浓度在300-500个/毫升,对流云发展旺盛,颠簸较严重,机翼和焰条播撒架结冰速度快,后及时升至4800米继续进行增雨作业。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派出两架飞机、两个机组来到九华山基地,主要目的是抗旱增蓄,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同时对长三角空气质量改善也是在做一些试验。九华山基地是我们长三角的人影外场作业基地,已经连续开展试验工作5年,每年都要抓住有利的作业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周述学说。

  “中国气象局支援的高性能增雨飞机具有飞行速度更快、作业高度更高、携载量更大的优势,均配备全套的机载探测系统,可以精准寻找增雨最佳位置。”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袁野告诉记者,此次增雨作业具有国省两级联动、军地携手合作、观测催化协同、多地多点联手、南北相互支持的特点。

  11月12日08时-13日08时,安徽共实施飞机增雨/探测作业5架次,航时16小时34分钟,播撒焰条88根、液氮128升;阜阳、六安和铜陵等3市的4县(区、市)共组织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4点次,发射火箭弹6枚,燃烧焰条2根,发射燃气炮60发。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影响下,淮北、江淮之间北部和江南中东部普降小雨,其中沿淮地区中雨。

  据了解,5月至11月8日,安徽全省累计实施飞机增雨作业13架次,航时42小时32分钟,播撒焰条224根;共组织16市的89县(区)使用地面火箭、焰炉和燃气炮等作业方式,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333点次,发射火箭弹1881枚,燃烧焰条1485根,发射燃气炮7695发,累计增雨量约11.32亿吨。

  同时,安徽省气象局全力做好农业农村抗旱减灾气象服务,为90余万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基于位置的天气预报预警、直通式农业气象短信、农情气象和农业资讯服务。强化公众防范高温干旱科普宣传,全省共发布各类预警8383条,覆盖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1192万余人次,并组织首席专家开展高温天气解读和科普宣传等。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