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梅有约”书画联展在苏州举办 传递两岸情深
本文摘要:14日,“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正在苏州桃花坞唐寅故居的文化展示馆举办。“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由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姑苏区委宣传部(社科联)主办,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齐齐哈尔新闻网苏州11月14日电 (周建琳)情定江南,梅香自来。14日,“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正在苏州桃花坞唐寅故居的文化展示馆举办。这是一场秋天的雅集、一次两岸文化的碰撞。在展览里,海峡两岸艺术家将苏州的江南水色展现在书画之中,用丹青笔墨传达对江南文化的欢喜。

  “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由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姑苏区委宣传部(社科联)主办,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书画联展自10月30日开幕,为期一个月。

  “如梅有约”展题来自两位艺术家的名字。书法家杨玉如来自中国台湾,她曾拜师薛平南教授等名家,长年在海内外传播书法艺术。周思梅是苏州的知名书画家,师从费松伟、朱耕原、邵文君、徐绍青、钱定一和著名画家戴敦邦,曾在北京故宫、荣宝斋,上海豫园等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

  2015年,在一场“海峡两岸写经展”上,周思梅与杨玉如一见如故,并相约联合举办展览,定名“如梅有约”。“很高兴,梦想成真!”周思梅称,此次展览囊括了她以往大展的部分作品和近两年静心创作的精品,以及书法家杨玉如的早期作品与其定居苏州创作的融入江南文化的作品。

  进入展厅,一幅9米长卷映入眼帘,气势恢宏,这是周思梅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向内走去,小品、册页、扇面、条幅、长卷等150余件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竹、梅等艺术体裁,全面展示了江南文化特色。

  与古人对话,丈量古人的脚步,心摹手追怡然自得流连忘返。近四十载,这成为周思梅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日常。“画水墨时,我仿佛看到了倪云林站在太湖边那种落寞寂寥的神情,我也仿佛看到了沈周、文徵明、仇英,他们泛舟太湖之上的悠游。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与古人交流,让我愈发安静。”周思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观众营造一个可以内观世界的山水境。

  2015年,周思梅在家乡苏州举办首次个展,当代中国画名家戴敦邦一语定音:“思梅作品,正宗清新”。“我还想沿着古人的脚步丈量他们笔下的山水世界,然后寻找到自己的山水路径。我的作品很传统,很规矩,相比现在时尚的当代艺术,我比不了,也达不到此类创新。”周思梅执着地认为,把老祖宗的东西吃进去,消化了,吐出来就是新的。

  “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与观众交流、交心的机会。尤其是这次展览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理解,我也在考虑,可能真正出新就是要很多东西的交融,从另外的角度改变你原有的一些规矩和习惯的东西,才会有一些新的碰撞出来。”周思梅称,此次与杨玉如合办展览就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是一次艺术的碰撞、交融、生长。

  杨玉如1958年出生于台中,她自幼在父母的启蒙下练习书法和钢琴,还曾拜宝岛著名书法家薛平南为师,勤研书法。在恩师的指导下,杨玉如的书艺精进,篆隶草行楷挥洒自如,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书法作品频频在各类展出中亮相,并担任了台湾女书法家学会秘书长。

  站在杨玉如的作品前,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纵横洒脱,一气呵成;疏密照应之时,充满了意味无穷的灵动与丰沛饱满的气韵。这与周思梅很传统、很规矩的作品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在时空中又完美地融合。

  “我们两个人的经历太不一样了。”杨玉如说,她曾跟随丈夫辗转多个国家,一直漂泊在外,直到遇见苏州时,突然有一种“家”的感觉,想停下脚步好好思考人生。在2015年至2019年底,杨玉如从台湾飞来苏州多达十次,2021年,杨玉如定居苏州。

  在周思梅的带领下,杨玉如穿行于苏州的大街小巷,探访精美的古典园林,打卡各类富有特色的博物馆,品尝传统的苏式美食……而最让她惊喜的是,这里是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都生长、生活在这里。

  杨玉如因书法与苏州这座江南古城结缘,博大精深的吴门画派,更是为她的创作开启另一片天空。如今,杨玉如用书法连接两岸青年,她常在朋友圈里鼓励更多台湾朋友来到苏州看看,她说:“两岸一家亲,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力!”。

  据了解,“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自10月30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打卡。大家纷纷留言,海峡两岸虽一水相隔,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却丝毫不受影响,海峡两岸的书画家作品墨香清绝有韵,表达了书画家们纯真崇高的审美趣尚。(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