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共空间融合改造
本文摘要:探索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共空间融合改造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全长22.8公里,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根据改造方案,地铁设施方面,拟将D、G两出入口沿市政路分设且地下连通,优化进出站乘客步行流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地铁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珍贵的公共资源,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小切口”,也是城市形象和治理水平重要载体和最直接展示窗口。今天,北京市发改委表示,批复菜市口、北海北、崇文门地铁站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打造多功能、全龄友好、充满活力、衔接有序的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并探索建立以公共空间系统改造带动片区整体更新的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片区更新实施经验。

  探索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共空间融合改造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全长22.8公里,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该条线路1981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01年申奥成功,北京地铁建设全面加速。截至目前,北京市运营地铁线路共计27条、运营里程783公里、车站463座(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运营地铁线路10条、运营里程106.6公里、车站58座),2019年至2021年日均客流851万人次,三年平均乘坐量超过31亿人次。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地铁建设时间跨度较长,目前一些地铁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的功能、品质与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已不适应,市民对站点换乘不便、连通性差、周边环境品质差等问题反映较多。

  在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协调推动下,地铁站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类项目纳入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以核心区控规为指导,以京投公司为项目主体,从增强车站服务能力、提升交通接驳水平、整合空间功能、增补便民服务设施、优化景观环境品质提升等多个维度,“一站一策”统筹促进站内外整体改造。

  集约利用存量空间,提升轨道交通服务功能

  良好的地铁公共空间不仅要在通勤高峰具备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能力,也需要在不同时段、不同季节提供有活力及吸引力、舒适宜人的空间。

  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核心区地铁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的调研梳理,此次试点聚焦客流量较大、问题较为突出的菜市口站、北海北站、朝阳门站及崇文门站开展一体化改造概念方案研究,探索既有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共空间融合改造提升的新模式,集约利用存量空间,融合多元功能,提升轨道交通服务功能,塑造宜居魅力空间。

  以菜市口站为例,目前车站西南象限,地铁D、G口虽相距仅1.5米,但朝向相反且地下不连通,乘客进出站不便、难于分辨方向;地面自行车摆放杂乱无序,占据出入口前广场及人行步道,阻断行人通行路线;地铁附属设施布局不合理,致使公共空间零碎;地铁出入口风貌与周边建筑不协调,街角绿地“碎片化”,景观效果不佳。

  根据改造方案,地铁设施方面,拟将D、G两出入口沿市政路分设且地下连通,优化进出站乘客步行流线。地面景观方面,优化地面亭建筑形式、色彩,与周边建筑协调,整合增加景观绿化和休闲空间,提升街角公共空间品质。交通接驳方面,结合行道树下空间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满足250辆左右非机动车停车需求。

  北海北站将通过改移地铁风亭,联通地铁集散广场和公园活动空间,实现居民与乘客错时共享、功能兼容,优化人行动线、集约利用站前空间。调整B出入口朝向,理顺客流动线,减缓人车混行矛盾,便于分流旅游和通勤客流,优化人行动线。同时,汲取景区元素,雕琢建筑细节,协调古都建筑风貌。

  崇文门站将在地面新建E口整合2号线B1、B2口,地下新建三层地下站厅,整合地下空间,连通现状市政地下过街通道,预留与同仁医院地下连通条件,构建连续的步行体系;增设换乘厅与通道,补充无障碍设施,优化地铁服务能力。新建2号线与5号线换乘厅以及1处换乘通道,增加一处5号线、2号线换乘通道,实现两线公共区共享,缓解站内4处换乘瓶颈点;增设4部扶梯和2部垂梯,实现无障碍进出站和换乘功能;优化布局,提升场地慢行友好,融合街区风貌。

  此外,同步纳入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试点的朝阳门地铁站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深化实施方案。

  以地铁站点小空间推动站城融合大更新

  负责人表示,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一种,更是交通与城市融合的纽带、城市美好生活的起点、历史文化记忆的承载。

  负责人称,此次试点项目探索以地铁建设主体京投公司作为实施单位,注重公众参与,坚持问题导向,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方案审查等方面简化优化,为后续类似项目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和经验。下一步,将以3个站点公共空间一体化项目实施为切入点,打造多功能、全龄友好、充满活力、衔接有序的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以点带面,探索建立以公共空间系统改造带动片区整体更新的模式,形成政府统筹、规划先行、民生优先、多元参与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片区更新实施经验。(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