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湖州11月17日电(胡丰盛 施紫楠)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又是一年丰收之际,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箍桶兜村的万亩良田一片丰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今年6月开始,村里的游客基本没有间断,今天还有客人来稻田里体验野炊、吃小火锅。”箍桶兜村村委会主任谢明杰告诉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从6、7月份的小龙虾季到8、9月份的农事体验再到10、11月份的户外野炊露营,2022年,该村农文旅活动颇受市场欢迎。
浙江共同富裕道路上,乡村振兴是道必答题。
杭嘉湖平原上,南浔是重要粮食生产功能区,箍桶兜村如何实现一地多收,既壮大集体“家底子”、又鼓起村民“钱袋子”?
探索“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稻虾轮作”模式,谢明杰介绍,通过调整土地种养殖结构,箍桶兜村由单纯的水稻种植升级为稻虾综合种养,可在确保产粮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箍桶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
“每年11月到来年6月,村里万亩田地都处于空窗期。”谢明杰对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亩田为例,单纯种水稻每年产值1200元左右,扣除人工、肥料、农药等支出,收益所剩无几;实行“稻虾轮作”后,小龙虾按2022年市场价产值可达7000元左右,浔稻米4000元左右。
“以前种植水稻效益不高,大片农田抛荒,无人种粮。现在大不相同了,农田都是抢着要。”湖州南浔浔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建新说,眼下企业还在基地试养10亩“太湖一号”沼虾,亩均效益可达4000元左右。
稻田为沼虾提供天然的饵料和栖息地,既生态环保,又是一亩多收,来年又将如何发力?黄建新说,基地准备把沼虾养殖面积扩大到100亩左右,“将可利用的水渠都用起来,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尝试‘稻 甲鱼’‘稻 青虾’等新的种养模式。”
“虾稻轮作”的模式,正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眼下在双林镇,以箍桶兜村的浔稻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为中心,已辐射带动1.8万亩农田,示范带动周边10多个行政村,超200户农户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乡间沃野处处新景,乡村未来发展方向已明。
作为实体经济血脉,金融又将如何助力?双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晓良介绍,通过银企合作,当地还把“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使之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目标,2022年,工商银行南浔支行为双林镇授信额度3亿元,用于建设稻虾生态种养园、现代渔业养殖园和湖羊生态养殖园等,目前已发放2.4亿元,主要用于土地流转租金费用,及土地流转后农业设施提升的工程费用支出。
“我们正计划流转土地引进高效数字化农业技术,探索‘小田变大田’的土地利用新路径,营造企业、农户、村集体‘互助互利,共同富裕’的多赢局面。”林双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曹凯凯说。
好风景开辟新“钱途”。《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总体要求中提出,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把“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任务。
乘着农文旅融合发展东风,双林镇又琢磨起新“玩法”:箍桶兜村开辟100亩土地建设稻虾主题公园,搭起观景平台,建好垂钓区、野炊长廊、水上乐园等。如今,“龙虾休闲趣味垂钓 特色农庄”已成为该村旅游新亮点,2022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从负债109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蝶变成如今的南浔区经营示范村,双林镇后坝村引进集农事体验、文化教育、素质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后坝营地项目,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87万元,经营性收入81万元。
“营地项目聚焦青少年素质拓展与研学主题,实行‘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村民 工商资本 政策支持’‘四位一体’经营模式,其中村民年投资收益不低于10%。”后坝村党总支书记王香林介绍,2022年营地营业收入预计可达36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0万元。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湖州南浔,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正激活一池池“村”水。(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