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大寨村的青年教师:想在这里创造更多可能
本文摘要:今年10月,天津大学在大寨村的产业发展案例入选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杨帆还向天津大学经管学部的专家取经,参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合作社的管理体制,让天津大学扶贫车间能成为大寨村发展“

  齐齐哈尔新闻网天津11月19日电 题:投身大寨村的青年教师:想在这里创造更多可能

  作者:孙玲玲 宇文慧

  “大寨村的村民们从此可以喝上健康的水啦!”近日,天津大学经管学部青年教师、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大寨村第一书记杨帆激动地告诉记者,就在本周,大寨村今年新建供水房的饮用水拿到了检测结果,已达到饮用标准,村民们再也不用去购买邻村的自来水了。

  大寨村位于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陇南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的宕昌县。由于地形特殊性,受到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水源水质易发生浑浊和细菌等微生物滋生等问题,给农村饮水水质安全带来了挑战。

  杨帆介绍,为解决宕昌县城区近10万人,每年汛期因水质不达标停水的问题,天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净水专家配合县水务局,研发了“振兴号”净水系统。首套净水系统“振兴1号”,于2022年11月正式在大寨村投入使用,解决了当地水源中浊度、色度、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等水质不达标问题,水质提升效果显著,未来还将逐步在全县各村落安装,让各村镇村民都和大寨村的老百姓一样,陆陆续续喝上高品质饮用水,让村民的饮水安全得到坚实保障。

  大寨村曾是“无人、无地、无资源”的重点贫困村,在天津大学前两任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已于2020年11月全部脱贫。近两年,在杨帆的带领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寨村的产业又实现了具有核心品牌定位的产品多样化战略转型,产品销路拓宽了,产业优化升级了,最关键的是村集体收入增加了。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张慧颖教授课题组调研大寨村产业情况 天津大学供图

  据介绍,天津大学扶贫车间运转至今年11月,合作社销售总收入超过272万元,村集体累计分红14.4万元,入股农户分红27.3万元,户均分红1900元以上。

  今年10月,天津大学在大寨村的产业发展案例入选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据了解,此次全国共有36个工作案例入选,其中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案例18个,全国高校仅有3个入选。

  在杨帆到大寨之前,天津大学前两任第一书记在大寨村发展挂面产业,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生产线,通过就业与分红,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杨帆发现,作为挂面产业运营的主体——大寨村集体合作社,随着市场变化与产业迭代,在管理水平、产品附加值、品牌化运营等方面,还需持续改善。

  面对前辈打下的基础,杨帆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全村人民走出一条通往幸福的大路。

  杨帆将目光投向了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开始了他的取经之路,多次向专家请教公司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提升集体合作社管理水平。随后,为了更好地推广品牌和提升产品竞争力,杨帆调研了“陇南电商名片”成县陇小南公司、“中国花椒之都”陕西韩城等产业发展兴旺且有特色的企业或地方,学习挖掘不同农产品的价值卖点、整合农户资源、利用互联网销售,思考如何既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又成功塑造品牌形象。

  聚焦“高质量产品”和“现代化管理”两个重心,杨帆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杨帆联系了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师生为花椒包装做设计,让宕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高品质梅花椒实现了品牌形象的升级。杨帆还向天津大学经管学部的专家取经,参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合作社的管理体制,让天津大学扶贫车间能成为大寨村发展“立得住”的产业,让大寨村合作社能“健康造血”。

  除了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火起来,杨帆还联系天大机械、智算等学部(院),打造乡村振兴主题墙绘,扮靓村庄;联动天大建筑学院,规划建设村广场、小公园,促进乡风文明;联动天津大学建工、智算等学部(院),升级大寨学校基础设施……这两年里,杨帆恨不得将天津大学所有的学院都“搬进”村庄。

  “在天津大学‘点亮工程’的支持下,从天大筹集资金为村上购买了40余个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成,照亮了村民们夜晚回家的道路;天津大学投入的75万元建立的海棠广场在大寨村正式建成,让土地稀少、公共空间少、村民无处开展精神文化生活大寨村村民们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杨帆介绍,最近,大寨村其实还有不少好事发生。

  像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悄然改变着大寨村的大事小情,在杨帆在大寨村投身乡村振兴的两年时间里,经常在上演。“宜居示范村”大寨村,一跃成为邻村农民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村子”。

  “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这里还有很多我想做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我想创造更多可能。希望能把大寨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的示范村。”杨帆说道。(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