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给未来的自己养老 “时间银行”兑出互助养老新风尚
齐齐哈尔新闻网杭州11月21日电(郭其钰)现在的你能否给未来的自己养老?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答案是肯定的。
南星街道试点实施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招募党员、楼道长、热心公益的低龄老人为志愿者,为孤寡、困难的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待这些志愿者老去后再由低龄老人为他们服务,形成“银铃”互助养老的风尚。
志愿者为老人送爱心餐。 王刚 摄养老问题是关系每个家庭的小事情,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
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是“时间银行”的试点社区,在这个只有一个小区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所占比例接近30%,养老压力较大。其中高龄老人的吃饭问题成为首先摆在社区面前的难题。
志愿者准备为老人送爱心餐。 王刚 摄上午十点半,61岁的志愿者冯凌芳准时为89岁的独居老人武奶奶送去社区的爱心餐,两人一见面就互相握住了双手,武奶奶亲切地拉着冯凌芳说话,一直送到楼下。
“武奶奶平时都是一个人住,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每天见到我后特别想跟我多聊几句。”冯凌芳就住在武奶奶隔壁楼,索性成了她的结对志愿者。武奶奶有大事小情,冯凌芳随手就能帮。
谈及为何一退休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冯凌芳的回答很朴素:“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有需要帮助的那一天,把志愿服务存到‘时间银行’,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
目前在白塔岭社区,像冯凌芳这样的银铃志愿者有70多人。根据各自服务特长,他们组成了爱心助餐、上门探望、倾听陪伴、暖心热线等小分队,为高龄老人提供多方位的志愿服务。
“我们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基点,以小区服务驿站、康养驿站为触角,引进、整合社会组织和社会慈善资源,建立了益齐转志愿者服务品牌,并配合‘时间银行’的积分管理体系,让整个社区居民自治的生态活跃起来。”白塔岭社区党委书记李俊介绍说。
以“给未来的自己送一顿爱心午餐”为例,自今年6月份推出以来,银铃志愿者送餐达5400余次。
白塔小区有一对80多岁的失独夫妻,长期以来他们不愿走出家门,也因腿脚不便出不了门。自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推出后,同一幢楼的卢春梅成为了他们的结对志愿者。
“随着志愿者们主动上门陪伴,两位老人的变化非常大,从最开始的一问一答,到如今主动和志愿者聊天。”卢春梅印象深刻。
“时间银行”的本质是互帮互助、共建共享,这亦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志愿者在“公益集市”兑换物品。 王刚 摄如何持续激发志愿者的活力与能动性,为“时间银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南星街道不断探索扩大“时间银行”的外延与内涵。如今,志愿者在“时间银行”不仅能线上兑换服务、陪伴等为老服务,还能在线下兑换“公益超市”的商品及服务。
与此同时,这个以老年人为主、为老年人服务的制度创新,也有了更多数字化含义。
“如益齐转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志愿浙江时间银行’应用场景,将志愿服务时长有效转化,以‘时间货币’支付方式的闭合性循环模拟等价交换,建立健全老年人社区及居家生活支持网络。”南星街道党建办主任金陆燕介绍说。
“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互助养老的一种新态势,早在2018年就被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目前已陆续在国内各大城市展开试点,“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也渐趋走向社区常态化。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认为,“时间银行”可调动更多社区人力资源参与为老服务,缓解社区老年人非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促进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
针对目前“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往往局限在某一小部分群体,陈功建议,推动打造全国层面的“时间银行”系统,建立通存通兑标准,促进家庭成员间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跨地域存储使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为老服务的热情,构建遍及全国的为老服务流通网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