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长沙11月29日电(向一鹏)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一科学城项目,电子材料产业配套及高端日化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索恩格新能源产品研发及制造项目......11月29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长沙举行,1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506.5亿元。
位于自贸区长沙片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 自贸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供图“我们此次的签约项目将在前三年投资6亿元,未来五年投资30亿元,主要做高压电机等产品。”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索恩格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CEO孙国忠介绍,自贸区长沙片区的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便捷的交通,以及片区招商引智所给予的优惠的条件和政策。一系列的精准政策扶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注入了活力,增强了信心,也使大量的人才从沿海地区回流到长沙。
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长沙经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通过视频发布自贸区长沙片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成果时表示,长沙片区紧扣发展战略定位、瞄准市场主体需求,形成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长沙经验”。2022年,长沙片区共形成包括贸易便利化领域等在内的制度创新成果33项,2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0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3倍于全国平均水平。该研究院对各省会城市片区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报告的制度创新数量进行了统计,排除4个直辖市及海南省,长沙在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自贸区长沙片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 向一鹏 摄据悉,长沙片区围绕先进制造业、中非经贸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农业种业等领域,进行了突破性探索,符合国家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总体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创新实施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标准化模式,全流程试单已出口14个国家、实现金额1.34亿元,助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新机制,在中国和特定非洲国家分设两个交易平台,按照总体平衡的原则进出口对冲、无资金跨境收付,突破了其他自贸试验区探索易货贸易的传统模式。在农业种业方面形成“标准化 数字化”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降低交易流通成本,打通融合发展新模式。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在自贸区长沙片区会展区块举行。 自贸区长沙片区供图“长沙经验”可圈可点。长沙片区致力于把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注重实用、实效,有效解决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自从营商环境动态监测优化服务市场主体的机制在片区运行以来,通过数据归集共享,动态联动监测,快速反馈响应,试点区块企业数量仅半年时间增加了1500户左右。
到2026年进出口力争实现5000亿元
11月29日,长沙官方发布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发展规划》,规划紧扣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构建先进制造业开放体系、构建现代服务业开放体系、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四大重点任务,致力于形成“实现高端装备全球流通模式的全国示范、实现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模式的全国示范”两大示范引领,围绕开放和创新的本质特征,为长沙片区中长期发展明晰任务、立柱架梁。到2026年,长沙片区经济总量和开放水平大幅跃升,在全国省会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达到先进水平,进出口贸易额达到第一个统计年的五倍,力争实现5000亿元。
上述规划指出,先进制造业方面,长沙片区将在全国率先推出“融资租赁 高端装备出口”新模式,首创性探索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新突破,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全面提升长沙高端装备制造业全球影响力;现代服务业领域,将突出临空经济,全面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构建具有强大辐射带动效应的现代服务业开放体系;围绕对非经贸合作,将加强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提升中非经贸博览会影响力、建设对非“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片区开放发展,离不开开放平台建设。11月8日,全国首个对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全国首个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同时落地长沙片区;11月11日,“中国贸促会(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中心”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经贸摩擦预警点”在长沙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开放平台纷至沓来。
为推动协同联动发展,长沙片区“四联”(市内联、区内联、省内联、省际联)工作加快推进,湘江新区、金霞经开区正在申报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同飞工程”已引进项目42个;此外,该片区正与岳阳、郴州等片区、株洲、湘潭、怀化等市州以及海南自贸港探索开展政策、平台、通道、项目等合作。
数据体现了发展成果。统计显示,自2020年获批以来,自贸区长沙片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209亿元;新设企业1.4万家;新引进项目174个、总投资额2535亿元;对非进出口额72.8亿元,同比增长273.3%;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78.6亿元,同比增长65.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