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摘要:(记者 陈杭)近年来北京市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明登历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从量变到质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攻坚期。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陈杭)近年来北京市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从量变到质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攻坚期。北京市将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

  这是记者5日从北京市“科技赋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明登历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蓝天白云成为常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冬奥蓝”举世瞩目,联合国环境署评价北京大气治理为“北京奇迹”。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保持历史同期最优水平。其中,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

  “科技创新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关键支撑。”明登历表示,北京市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以科学研究揭示污染来源与成因、以有效感知支持精准治污、以先进技术推动有效治污、以开放的态度合作共享环境科技成果。

  率先建成城市PM2.5实时监测系统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鹿海峰介绍,北京市构建空气质量立体监测网络,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城市PM2.5实时监测系统并逐小时对社会发布,综合应用多种手段,建成了国际一流的天空地三维立体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北京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变化情况;同时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合,建立千余个小型化传感器组成的街乡镇高密度监测网络。

  三轮PM2.5源解析助力管理决策

  污染来源解析是识别PM2.5组分特征及主要贡献污染源的重要技术手段。鹿海峰表示,2014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国首个发布PM2.5源解析结果,当时国内相关技术领域尚处空白,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用一年的时间组织研发了PM2.5中200余种化合物的监测方法,探索PM2.5源解析技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明确指出当时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的主要来源分别是“机动车、工业源、煤炭、扬尘”。

  基于常量组分和痕量示踪物监测方法体系,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8年发布第二轮PM2.5源解析报告,北京成为第一个更新PM2.5源解析结果的城市,明确燃煤治理得到明显成效,移动源跃升为大气PM2.5首要来源。

  鹿海峰介绍,随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自主创新解析路线,实现区域传输定量评估及二次有机物定量解析两个突破,解析技术路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细化程度国际领先,发布了第三轮PM2.5来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源解析结果支撑了北京市“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措施制定。

  为保障措施方向的精准、有效,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还联合清华大学,分阶段对措施效果开展定量评估,有力支撑北京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污染治理措施实施成效显著,也为其他省市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经验。

  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

  鹿海峰介绍,北京市开展水生态监测与评价,助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支撑推进北京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环境DNA技术等多种创新监测手段,持续开展涵盖理化指标、水生生物和生境状况三方面的水生态综合监测,并逐步完善本地化水生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

  同时,以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为重点,初步构建了符合北京市地域特征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全面科学客观评价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剖析水生态问题产生原因,为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水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助力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从“清澈见底”到“鱼翔浅底”的转变。

  明登历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从量变到质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攻坚期。结构型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资源节约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北京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