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履职尽责 担使命奋勇争先
本文摘要:”23年来,李孝轩扎根云岭大地办教育,深耕教育振兴乡村实践,推动构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类室主任杨祝良专注真菌研究30余年,取得了多项成果,推动了我国真菌研究和食用菌产业发展。

  归侨致富引路人李德寿:

  “下一个十年会更好”

  李德寿

  ·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

  ·“云南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获得者

  从土坯房到楼房,从收入不稳到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人民币……经过数十年发展,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归侨侨眷的“心”从留不住到不想走,“住”从集体宿舍到独栋洋楼,“行”从泥滑路烂到大道通途,社区呈现一片新气象。抚今忆昔,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李德寿感慨万千。

  李德寿原是越南华侨,6岁时他和家人一路辗转从越南河江省箐门县回到中国,被安置在柯街华侨农场六队。成年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人生,他的个人经历也鼓励和带动了华侨农场的民众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刚回国时,由于语言不通,收入来源不稳定,归侨侨眷们甚至连居住的房屋都没有,后来还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住上了土坯房。”李德寿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1978年刚回国时的情形。“当时国家对我们的生活给予了很多照顾,但条件依然比较艰苦。”李德寿说。

  1980年,李德寿家在分到的10多亩水田上种植西瓜,并在次年迎来丰收。“至此我们就走上了脱贫之路,家里还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台山茶牌12寸黑白电视机。”

  1983年,国家出台土地承包到户的政策,归侨侨眷们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创业成功,越来越多归侨侨眷开始跟李德寿学起了蔬菜种植。他无偿将滴灌节水、测土配方施肥、使用有机农药等种植技术传授给社区居民,从此华侨社区大棚蔬菜种植开始了规模发展,面积和效益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柯街镇华侨社区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800亩,产值达6800万元以上。

  2009年,华侨农场进行了改革,成立华侨社区,原来的华侨农场职工变成了社区居民,侨乡迎来了新发展。

  因带动大家增收致富,2012年,李德寿全票当选为柯街镇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十年来,“为了归侨侨眷利益”成为了他工作的风向标,为促进社区各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他结合实际提出了“稳粮、提菜、固蔗、壮畜、育新”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思路,并鼓励和支持社区致富带头人成立了侨众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初步实现了产业集约化发展。

  十年来,他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在华侨社区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上海市侨办对口帮扶、居民活动中心、高效农业建设等项目,社区居民住房条件从原来人均9.6平方米增至现在的29平方米,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3100元增至2021年底的20000元。

  十年来,他坚持把社区当做家、把归侨侨眷当家人,无偿传授种植技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他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服务群众、凝聚民心,在党和侨之间搭起一座连心桥。“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漂亮的楼房,水、电、网络、水泥路‘样样通’。这样的日子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李德寿说,“我们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同行者,更是受益者。”

  “相信下一个十年,一定会更好。”李德寿憧憬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华侨社区打造成华侨文化旅游小集镇和富饶、美丽、和谐的新侨乡。

  本报作者 孙俭州/文

  贾曼红:

  为生命坚守 为健康护航

  贾曼红

  ·农工党党员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获得者

  农工党党员、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贾曼红在探求防艾控艾实践道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成员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为破解艾滋病防治困局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控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抗疫一线,主动请缨、逆风而行、贡献突出,展现了一名民主党派成员的担当和作为。此前,她还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农工党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

  心怀阳光 化“压力”为“动力”

  踏上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病毒科检验岗位,贾曼红感受到了先行者的压力。“那时从医务人员到普通百姓对艾滋病的认知都不够,包括我的母亲。因为我的职业特殊性,每次下班回家,她都盯着我洗手、换衣服。”贾曼红说。

  “当时云南省艾滋病初筛、确证工作都集中在省防疫站,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血清标本。而最大的精神压力是面对确诊病人的恐惧。”贾曼红表示,社会公众的“恐艾”和歧视,才是令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最担心和恐惧的。

  “是压力也是动力。”为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贾曼红和同事们创新检测方式,指导建立覆盖全省的综合监测哨点网络,为精准防控病毒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贾曼红积极倡导社区快检、自检等策略,组织指导社区和社会组织建立了覆盖全省基层社区的快速检测点,自主检测试剂覆盖400家药店,使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率显著提高。

  关爱艾滋病患者 尊重每一个生命

  作为我国一流的艾防专家,贾曼红是从长期艾防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且被广大患者信赖的专家。

  她常说:“服务是公共卫生人员的天职。中国艾防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体制、体系完备程度的逐渐提升,这不仅仅是几个人或团队的功劳。对我来讲,公共卫生工作者离不开流行病第一现场、离不开高发区域和易感人群。我们的事业就是为人民健康不懈奋斗。”

  贾曼红介绍,艾滋病防控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重点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必要环节。面对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只有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有效切断艾滋病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要让他们信任你,就要走进他们中间,与他们平等相处,并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你是在为他们提供帮助。”贾曼红说到做到,和同事们深入重点人群聚集场所,与他们促膝谈心,传播防艾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同伴教育,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投身一线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贾曼红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在边境一线开展驻点指导和巡回指导,共指导了55个社区、隔离观察点和发热门诊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先后6次带队到一线处置疫情,圆满完成处置任务。

  2020年4月,贾曼红被选派为中国政府医疗专家组成员,赴缅甸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她先后走访当地发热门诊、隔离观察点、医院、药店等地,参加13场专业人员的交流座谈会,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共培训缅方人员200多人次。

  作为农工党党员,贾曼红积极建言献策,作为领衔人提交政协提案16份,多份提案荣获表彰,促进了公共领域相关政策的完善。贾曼红说,“身为民主党派成员,要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做好守护生命的事业。”无论是做工作,还是建良言,贾曼红始终坚持以人民的需求为方向,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用付出彰显责任担当。

  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文

  李孝轩:

  深耕教育振兴乡村 不负边疆学子期盼

  李孝轩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

  ·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获得者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产业、难点在教育、关键在人。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往往会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振兴一家’。”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良方。

  1999年李孝轩创办了仅有6名学员的电脑培训站,在接下来的5年里,为西南地区培养出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人才。2005年,电脑培训站转设为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2011年升格为云南工商学院,成为云南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

  “对学生的承诺,就是我们对家长的承诺,更是我们对党和国家、对全社会的承诺!”如今,李孝轩带领的云南工商学院拥有26700余名学生,其推动促成的“嵩明职教城”成为云南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3年来,李孝轩扎根云岭大地办教育,深耕教育振兴乡村实践,推动构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承接了教育部和云南省滇西地区“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立了滇西青年创业学院,开设“少数民族发展扶持班”,构建“奖助勤补贷减免”七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实施“一个都不能少”兜底式教育扶助工程,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为96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资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74500余名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李孝轩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两个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分。”曾两次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的李孝轩认为,国家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特别是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重大突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探索职业教育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路径,“一直在路上”。

  “不仅要保证高校毕业生‘能就业’,更要帮助他们‘就好业’。”作为教育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李孝轩每年调研的固定议题,在2020年全国两会提交《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保民生”重点督办建议。

  为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李孝轩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在云南工商学院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西南边疆培养涉农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牵头成立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并出任工委会主任,实施乡村学生资助和乡村产业工人培训等6个专项行动计划,已有近100家民办学校和机构参与。

  展望未来,李孝轩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要努力实现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围绕云南优势产业需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新经济业态相结合,与产业链条相契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围绕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拓展职业教育领域与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李孝轩说。

  本报作者 熊佳欣/文

  杨祝良:

  行走在高山峡谷的“蘑菇先生”

  杨祝良

  ·无党派人士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类室主任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获得者

  “对于科研,我相信唯有热爱所在,才能目标所指,道路所至。”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类室主任杨祝良专注真菌研究30余年,取得了多项成果,推动了我国真菌研究和食用菌产业发展。

  “科研重要,科普也很重要”

  每当夏季雨水来临菌子上市之时,云南人就会开启“约菌”模式。野生菌虽然鲜美,但部分物种却颇具毒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杨祝良认为,如何向民众普及菌类常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查清西南野生食用菌情况,杨祝良跑遍了西南山地,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针对毒蘑菇中毒事件,他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毒蘑菇识别及中毒预防知识。2017年杨祝良牵头编写“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宣传画,2022年推出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和《云南野生菌》一书,为大众了解和认识云南常见的野生菌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读物。

  “科研重要,科普也很重要。大众了解专业知识必须通过科普去实现。科研人员需要花时间花力气去琢磨,要用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语言去普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杨祝良说。

  与此同时,杨祝良还收获了“蘑菇先生”这一亲切称呼。在杨祝良眼中,“蘑菇”代表着研究领域,“先生”一词则象征着人们对他知识储备与工作成果的肯定。

  “扎实的野外工作是科研的源泉”

  “科研离不开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但去野外发现新的野生菌,依然是我最大的期盼。没有一流的野外工作,就没有一流的科研成果。”杨祝良认为。

  1998年,在一次科考活动中,考虑到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同事建议杨祝良不要参与高山科考,留在当地等待。但是,对真菌多样性研究而言,在野外采集高质量的标本,了解掌握其生存环境,对准确认识该地区真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没有扎实的野外工作,科研工作可能会变为无本之木。杨祝良坚持服药并跟随队伍,努力让身体适应高海拔环境,最终顺利采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标本。

  经过多年探索,杨祝良的研究方向逐步聚焦在云南分布更广、更具代表性的牛肝菌,他先后带领8名博士生通过“形态”“分子”“生态”等多学科研究,对牛肝菌的“家谱”进行深入认识,相关研究被国际同行誉为“里程碑成果”。

  “科研人员要勇于面对科学难题,主动利用新技术和新思路去巧妙地解决老难题。”科研人追根究底,坚信水滴石穿,三十多年来,杨祝良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科研的初心使命是为经济社会服务”

  研究大型真菌,既有很强的科研价值,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充分利用真菌可以人工栽培的特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对具有商业价值的羊肚菌开展良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正是杨祝良及其团队经过不懈探索而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多年来,杨祝良团队成功选育20余个羊肚菌高产核心种质,解决了羊肚菌栽培产量不稳定的问题,研究出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新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等种植新模式,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种植。

  “老百姓通过种植羊肚菌可以逐步走上致富之路。”2018年年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羊肚菌种植技术的普及就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迄今,杨祝良团队在全国累计示范种植羊肚菌2万余亩,帮助企业和农户增收达3.5亿元。

  谈及科研的根本目的,他表示,科研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让老百姓受益。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对于未来,“蘑菇先生”杨祝良信心满满,“求新求异,哪里有难题,哪里缺乏研究,就应当去哪里挑战,用研究与实践填补科学空白。”

  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文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