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一个远程火箭炮营的跨越之旅
本文摘要:“长哨向左,短哨向右,连续短促哨降落……”2022年初冬的夜晚,在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某远程火箭炮营正在进行夜间吊装训练。”那天,演练一结束,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远程火箭炮营营长杨靖就收到机关发来的通知。

  “长哨向左,短哨向右,连续短促哨降落……”2022年初冬的夜晚,在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某远程火箭炮营正在进行夜间吊装训练。

  借着月光,炮班班长们通过旗语和哨音向班组人员传递信息,大家协同流畅,配合默契。

  营长杨靖穿梭于训练场各处,记录着各班的吊装时长。

  熄灯号吹响,原本热闹的营区陷入寂静。

  杨靖宿舍里的灯光依然亮着,他凝视桌上的“成绩单”,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时间变短了,分数提高了,说明决策是正确的。”

  前年,一场研战议训讨论在营会议室激烈展开——夜间吊装弹药,危险系数高、难度大,是提高训练难度,还是稳妥起见保守作业?

  支持的有:“训练应该从一开始就坚持高标准,从严从难。”反对的也有:“新装备配发不久,没必要一开始就要求这么高,安全稳定才是第一位。”

  一番激烈讨论后,杨靖选择了前者。看着眼前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官兵争论得面红耳赤,杨靖保持了清醒与冷静:“军事训练不仅要一步一个脚印,更要以严苛的标准催生战斗力生成。”

  自新装备列装以来,像这样的决策,该营党委不知做了多少。装备资料越来越厚实,战备方案越来越详尽,营连、班组协同配合越来越默契。

  “研训、谋战、突破,在探索中不断前行。”这是该营新装备列装以来的跨越姿态。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杨靖的思绪,文书送来整理好的训练资料。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眶,杨靖埋首继续又一个谋战之夜。

一个远程火箭炮营的跨越之旅

■周子钧 周之栋 黎 斌

  一切都是崭新的

  “新装备马上列装,旅里计划由你带队,组织部分骨干前往厂家培训。”那天,演练一结束,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远程火箭炮营营长杨靖就收到机关发来的通知。

  从戈壁深处返回驻训地,车队宛如一条长龙,卷起滚滚沙尘。车刚停,营里的骨干便被杨靖召集到帐篷里。

  杨靖跟大家分享了新装备即将列装的喜讯。大伙议论纷纷,既有迎接新装备的兴奋,又有对老装备的不舍。

  消息很快传遍营区各个角落。听说有机会前往厂家培训,官兵们连日参加演练的疲惫一扫而空。

  “我想成为营里接触新装备的第一批人,更想成为炮长这个岗位的‘排头兵’。”二级上士王德锦第一时间找到连长宫灵泉毛遂自荐。

  当年,王德锦在父辈影响下参军入伍,“肯吃苦、有韧劲、不服输”是大家对他的评价。靠着这股劲头,王德锦下连后用了一年多时间把牵引火炮“摸得透透的”,成为连队基准炮瞄准手。

  10年过去了,王德锦从一名瞄准手成长为一班班长,带领炮班屡次在实弹射击中拔得头筹。

  经过层层选拔,凭借过硬的能力素质,王德锦最终如愿以偿。坐在火车上,王德锦憧憬着见到新式火箭炮的场景。看着窗外景色的主色调由黄变绿,他知道离目的地很近了。

  接站的大巴车搭上一行人继续驶向山林深处,开过盘山公路,最终到达停放新装备的广场。

  新式指挥车、新式火箭炮整齐列阵在广场两侧,军绿色的车身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神秘而威武。

  “你就像个新入学的学生,好奇地四处张望。”营长杨靖打趣道。

  王德锦挠着头笑着回应:“营长,马上我们都是学生了。”

  没错,装备是新的,知识是新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包括他们自己。

  激动的心情很快转化成学习动力。新装备信息化程度高,想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他们免不了要打一场“硬仗”。

  第二天,杨靖和战友们便开始了 “求学之旅”。

  所谓“求学之旅”,其实更多的还是靠自学。厂家把提前准备的授课内容、装备说明书和操作步骤教给他们后,剩下的就是自己消化理解,以及在装备上反复练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此时,王德锦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

  厂家师傅毕竟不是学校的老师,王德锦和战友们也没有进行系统学习。能熟练操作、会基本原理,这是大家一起定下的目标。

  根据专业,他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只要有空,大家都往厂房跑,一待就是大半天。小组长李海说:“组与组之间互相都较着劲,看谁学得更快更好。”

  每到周日晚,大家聚在一起,说说这周学会了什么,谈谈下周学习计划如何安排……如今,说起那段日子,连长宫灵泉深有感触地说:“像是回到了备战高考的时候,忙碌而充实。”

  培训的日子很快过去了。回到单位后,战友们迫不及待地询问这次培训情况,王德锦指了指脑袋又指了指背包说:“放心吧,脑子里和本子里都记得满满的。”

  那天,营长杨靖自信地向旅首长汇报:“万事俱备,就等装备。”

  转型是一道“必答题”

  中士潘海龙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官兵们早早列队在营门两侧。

  “来了!来了!大家准备好!”营值班员大声吼着,语气中难掩兴奋之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营门。不多时,一辆辆崭新的火炮便驶入官兵的眼帘。

  “汪班长,像不像当时你欢迎我们下连时一样?”潘海龙扭头向身旁的二级上士汪小亮说道,“他们以后也会是我们的亲密战友。”

  兴奋不已的潘海龙此时还不知道,这些“亲密战友”日后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

  此前,潘海龙经常在营里组织的专业比武中崭露头角。就在他继续向驾驶尖兵奋进之时,昔日的牵引车却退出历史舞台,新登场的是信息化程度高的弹药装填车。

  装备的改变要求潘海龙所在的驾驶岗位由“一专”走向“多能”——不但需要精湛的驾驶技术,还需掌握吊装操作、对接装填等技能,这让专精于驾驶技术的他一时难以适应。

  “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参数难以理解,操作平台上密密麻麻的开关按钮更叫人眼花缭乱。”潘海龙感觉“头大”。

  无独有偶,汪小亮所在的营技术室同样面临诸多难题。新型武器系统列装带来的不仅是装备的更新换代,还有编制的优化调整。营技术室改建初期,一些官兵是从其他岗位选调过来的,专业对口率不高。汪小亮就是从炮长转岗为火炮技师的。

  不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来说,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然而,去厂家培训的毕竟是少数,如何将厚厚的装备操作说明变成官兵脑子里的干货,成为大家考虑最多的问题。

  自那以后,营会议室里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在思想的碰撞中一个个可行的方案被提出,并迅速落实——

  营长杨靖带领骨干编写教案,内容涵盖理论、操作、维修各个方面。同时,他们积极协调,又有几批官兵前往厂家参加培训。

  王德锦等第一批骨干组成示范班,写脚本、推流程、布场景、拍视频,将班组里的每名成员跑位和操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

  潘海龙等驾驶员们从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中找到灵感,利用吊桶、杆进行定位训练,提高吊装的精度和稳定性。下一步,他们还准备探索“筷子插瓶口”课目。

  “将定位精度从3厘米提高到1.5厘米,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重拾信心的潘海龙重整行装再次向转型尖兵的目标奋进,“我们也要挑战一下,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汪小亮和战友每晚都会在营技术室“开小会”,将每天处理的故障整理制成“问题卡片”。一段时间下来,卡片堆成高高一摞。

  上等兵陈述飞、下士刘文杰、中士宾进城……在营里每季度举行的“训练尖子”比武表彰大会上,越来越多的新面孔走上领奖台。

  “转型这道‘必答题’,大家都在努力交出自己的答卷。接下来,就等考官评卷了。”杨靖说。

  为下一场跨越积蓄力量

  一纸调令,千里跨越。

  时隔一年,杨靖再次登上列车。与一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手中的装备变了。火车上,大家聚在一起,把演练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推演了一遍又一遍。

  到了目的地,大家立即行动起来。虽然已是深夜,王德锦仍然在炮上做最后的检查工作。“再逐项检查一遍,我心里更踏实。”明天,王德锦和战友们将走上演训场,迎接检验。

  这是该营换装以来首次在大项任务中亮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大家都对这个先进火炮充满期待。

  “遭‘敌’空天侦察,阵地暴露、立即转移!”演习中,特情突至,杨靖立刻下达指令,一辆辆火炮随即向预备阵地开进。

  占领预备阵地后,根据侦察要素传来的目标信息,杨靖迅速拟制射击口令,下发诸元。

  “放!”火炮内传来杨靖斩钉截铁的命令。

  “轰、轰、轰!”数道“火舌”划破天空。霎时间,乱石飞溅,尘土飞扬,目标被精确摧毁。

  “打得真准、打得真好。”这是上级对该营第一次实弹射击的评价。此时,新装备列装才9个月。

  上级的肯定激励了该营跨越的步伐。“虽然结果是好,但过程中的曲折只有我们知道。”杨靖说。

  演练复盘会上,一个个暴露出的问题被摆上台面。

  “即使设想到了很多情况,突发状况的出现还是让我们有些手忙脚乱。”回想演练中处置故障的一幕,汪小亮心有余悸。

  这次演练,让杨靖更加体会到:只有把训练条件设置得更复杂,未来战场上才能真正有备无患。

  回去后,在原有训练条件基础上,他们给自己不断增加新的难题,并主动联系兄弟单位开展联训。在对抗中磨炼,已成为他们的训练常态。

  前段时间,杨靖再次带队出征。大漠戈壁上风沙漫天,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激战正酣。该营主动请缨,担负此次演习中的火力打击任务。

  战斗进入白热化时,一连指挥车与营指挥所的通信突然中断。此时,距离发射时间已经很近,战机稍纵即逝。

  杨靖当机立断,切换指挥链路,直接与火炮建立通联,发送打击指令,目标被摧毁。“与之前相比,大家明显冷静了许多,这是实战化训练带给我们的底气。”杨靖说。

  演习中,王德锦所在班的火炮正在进行射击准备,千斤顶突然无法自动放列。判明情况后,他当即指挥炮手采用半自动模式放置千斤顶,最终按要求完成射击任务。

  一次次精心淬炼,一场场实兵对决,不断提升官兵们与新装备的契合度,也让他们认识到:如今的火箭炮“眼睛”更亮、“拳头”更硬、“胳膊”更长了。

  “现在,我们已经跨越了从‘不会’到‘会’的鸿沟。下一步,我们要实现由‘会’到‘精’的跨越。未来,我们可能还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总结会上,杨靖的话让每名官兵热血沸腾,又深感任重道远。

  会议结束后,营队随即组织群众性复盘检讨,梳理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准备为下一场“跨越”积蓄力量。

  战位观

“火力铁拳”是磨出来的

■陈 岩

  炮兵,一直在作战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战中,坦克和装甲打击力量的亮眼表现,依然掩盖不了炮兵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

  炮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同样显示出强大威力。在朝鲜战场前线,随着我炮兵部队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装备上的敌优我劣差距逐渐变小,战场面貌大为改观。

  时至今日,炮兵在战场上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我军炮兵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

  新时代十年,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提升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支撑。近年来,一个个新型装备在阅兵场上亮相,在实战化演练中显威。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给炮兵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转型升级等不起、练兵备战慢不得。要想将武器装备的效能发挥到极致,必须让思维与装备相匹配。传统牵引火炮以量取胜,在战场上常以猛烈的火力压制对手;新式远程火箭炮以质克敌,在作战中以精确的打击夺敌要点。只有摸透手中的武器特点,摒弃守旧观念、走出经验误区,才能更好地适应转型发展,大胆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人才是战略资源、是制胜底气、是不竭动力。新装备形成作战能力,关键在人才。装备的训、管、用,归根结底要落在人身上,“舞台”搭好,角色更要选好、用好、备好。要有一盘棋思想,以岗位需求为最大需求,打破建制壁垒、不搞按资排辈,大胆将有才干、有特长、有能力的官兵选任至新岗位;构建关键岗位人才成长路线图,坚持多岗位历练,多渠道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抓成长规划,严防人才队伍青黄不接,让人才资源像河流般源源不断。

  “火力铁拳”是磨出来的。和平年代,实战化训练是检验作战能力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提升作战能力最好的磨刀石。要遵循“仗怎么打、兵怎么练”原则,设好我情,设难“敌”情,设足特情,最大限度还原战场。分专业、分阶段、分层级开展针对性训练,练实小特岗位,防止偏训弱训;把准难点课目,杜绝缺训漏训。走开“网络 ”“科技 ”路子,充分开展装备模拟操作训练、首长机关指挥演练和模拟攻防演练;利用大型训练基地资源开展联合训练,发挥基地“训、考、评”一体化保障模式和逼真战场环境作用,与专业蓝军开展实兵对抗演习,坚持在对抗中锤炼能力,不断积累实战经验。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