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新冠为何“南北有别”?专家权威回应
本文摘要:◎本报记者 张佳星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运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在文件发布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范例中,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药方。 为什么治疗新冠“南北有别”?如何针对

  ◎本报记者 张佳星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运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在文件发布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范例中,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药方。

  为什么治疗新冠“南北有别”?如何针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药方呢?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专家对此作出回应。

  与南北方人的体质有关

  “在治疗方面将南北方分开来,是按照中医的群体辨证方案。”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介绍,南北方使用不同的药方是基于对不同地区绝大多数患者的辨证。

  张忠德解释,东北地区、北方地区季节寒冷,所以表现出来的寒象特别重,头痛、喉咙痛、全身关节酸痛这些症状比较多,整体表现怕冷;而南方地区10月底、11月初还比较热,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湿邪较重,降雨之后湿热之邪尤其重,加上南方人喜欢吃健脾温补的药,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湿热较重。

  “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张忠德表示,在这几年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也确实显示出了南北方的差异,因此针对北方患者大多发热、怕冷、身痛,而南方患者大多高热、喉咙痛、咳嗽、有痰、大便不通,中医药实施辨证施治。

  个人用药要对症

  那么,具体到不同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如何居家选药呢?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有70种中成药,各个省市也推荐了一些中成药,这些中成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身上到底怎么用,实际上是治疗方案的问题。

  “如果感染者经过早期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可以使用宣肺止咳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止咳宝、通宣理肺丸等。”刘清泉解释,如果咽喉疼痛很明显,可使用六神胶囊、六神丸、清咽滴丸、金喉健等缓解“刀片喉”。

  “如果感染者出现乏力、呕吐、腹泻这些中医认为湿邪的症状,可使用化湿解表类药物,推荐藿香正气的不同剂型。”刘清泉说。

  “小孩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后,症状往往进展很快,可使用疏风解毒、清热宣肺的药物,如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刘清泉说,还有一部分孩子发烧、不想吃饭、肚子胀、口臭、大便干结,从中医讲属于积热、积滞重,可以用消积导滞、清热宣肺的中药,比如小儿豉翘清热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此外,对于婴幼儿来说,推拿、捏脊、刮痧等方式均能缓解患儿的症状。

  刘清泉提醒,新冠病毒感染的轻型患者对症服用药物5—7天后,大多临床症状会消失,之后可以用饮食调整进行康复,不要过度服用药物。

  中医药应对“交织”态势有优势

  “当前流感、感冒、新冠感染交织在一起,中医药在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强调,“3年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

  中医药可以对感染者实施分层干预。黄璐琦介绍,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可以以中医药为主导,重型、危重型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上述疗效在202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报告里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地救治专家组进一步充实中医专家的力量,进行重症、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巡诊指导。要求各医院在医疗救治中建立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协作机制,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决策。(科技日报)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