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环境资源界”政协委员们如何履职?
本文摘要:”  另一位“新委员”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源评估部部长柳晓雷关注绿色发展和节能降碳等课题。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北京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包括新界别委员在内的北京市政协委员们正积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2023年中国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今年,许多省份的政协会议在界别设置上有了一个新变化——增设了“环境资源界”或“资源环境界”。那么,新增界别的委员们在关心什么问题?今后将如何履职?

  14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翻开新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名单,760名委员分布广泛,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上一届相比,仍设有32个界别,新增了环境资源界别,同时将共青团界别和青联界别整合为共青团和青联界别。

  环境资源界别共19名委员,“老委员”不乏其人,但多数为“新委员”,包括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等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智囊”。

  在“新委员”闵庆文看来,增设“环境资源界”是当前国家发展要求的应有之义。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闵庆文表示,自己所学专业涉及生态环境,工作内容也与生态、资源密切相关,这些年来一直关注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问题。

  参加此次会议,他带着思考而来。“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各类自然保护地,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如何充分发挥乡村的生态与文化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

  另一位“新委员”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源评估部部长柳晓雷关注绿色发展和节能降碳等课题。作为九三学社通州区主委,他也关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柳晓雷认为,如何更好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健康城市理念有机融合、联动布局,协同建设成为具有韧性的城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建议统筹考虑“绿色、健康、韧性”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区域-社区-建筑”全空间维度“绿色、健康、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筑开展“查缺补漏”,提高建筑绿色、健康标准。

  同属环境资源界别的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关注到,北京近年来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但部分区域缺乏从技术选择、设施建设到运营管理的统一、系统性规划,存在设施选址、工艺和处理规模不合理等问题。

  他建议,要加强“双碳”目标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加强顶层系统设计,补齐收集处理短板,健全多方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农村污水设施风险评估预警及全周期运维管理机制,提升运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精细化、长效化运营,推动污水处理低碳转型。

  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北京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包括新界别委员在内的北京市政协委员们正积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完)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