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时评:春耕备耕凝动能 播种田野新希望
本文摘要:不误农时,不负春光。在春节刚过的首个工作日着重强调春耕备耕工作,这既是对确保农业稳产增产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各地要在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惠农政策、确保种子安全、做好农资保障等方面真抓实干,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不误农时,不负春光。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提出要求,明确“二月初有关部门要作全面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为提升粮食稳定供应能力、保持物价平稳打牢基础”。在春节刚过的首个工作日着重强调春耕备耕工作,这既是对确保农业稳产增产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是百姓之盼。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有14亿多人口,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202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长0.5%。当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重要时段,各地各部门应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抓好责任落实,抓实抓细各环节,千方百计为今年农业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力以赴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

  严守耕地红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各地要在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惠农政策、确保种子安全、做好农资保障等方面真抓实干,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为此,各地有关部门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好“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同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望天田”变成“丰收田”,才能更好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稳中有升,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绘就绿色画卷,奏响生态“和谐曲”。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是农业的底色,是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根基。因此,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把握春耕发展大趋势。因此,各地有关部门应注重绿色生态,落实有机肥购买补助政策,大力推广炕灰、人畜粪便、草木灰等有机肥的存储和使用,助推“绿肥”生产,开展有机肥替代和农膜补偿试点,深化农业节水控水,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模式,生产有机食品。同时,应与铁路、公路运输部门加强沟通,解决农用物资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各地春耕工作有序进行,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凝聚智慧之力,挑上科技“金扁担”。春耕生产,既要靠劳动者勤勉劳作,在田间地头发挥能动性,又要强化农技推广,科学指导春耕备耕。据了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从会种到“慧”种,新技术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目前,大马力农机、无人驾驶技术等新技术,贯彻到播种、育苗、插秧等耕种生产全过程,摆脱了“汗滴禾下土”的繁重劳作,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此,各级部门应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智慧春耕”,使农业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加强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技术广泛运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深入,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推广,让一幅饱含科技色彩的春季农业生产图景在全国徐徐展开。

  农时不等人,春耕备耕忙。在这个万物复苏、蓬勃发展的季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我们该有的奋进姿态。抢抓春耕播希望,不负春光勤耕耘,聚集新要素、激发新动能,我们一定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