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瞄准社会刚需,中国如何让改善民生更有“数”?
本文摘要:(记者 王恩博 张一辰)元宇宙、ChatGPT相继成为“顶流”,人们已然习惯数字经济的“高大上”“新特奇”。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认为,应当发挥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作用,助力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王恩博 张一辰)元宇宙、ChatGPT相继成为“顶流”,人们已然习惯数字经济的“高大上”“新特奇”。但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来,其发展仍须从解决社会刚需出发,助力化解各类民生痛点。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关切之一。他发现,近年来此类问题愈发凸显,但从事校园心理健康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尽管中国多地已开始探索学生心理问题筛查预警及干预追踪的工作机制,心理筛查预警覆盖率不足、准确率不高、干预闭环率低等问题却仍然存在。

  他向记者表示,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孩子遇到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敏感、身体健康、校园霸凌、考试焦虑等问题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成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干预。为此,可以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从筛查预警到干预追踪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全国青少年心理筛查覆盖率和预警准确率。

资料图: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道的老年人“智慧食堂”投入使用。据悉,该“智慧食堂”取餐、结算均采用智能化方式。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除了呵护童年,保障晚年也是社会刚需。眼下中国民众养老需求不断上升,但“老年数字鸿沟”等现象,让相关高质量供给存在明显缺失。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认为,应当发挥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作用,助力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

  尽管数字技术和智能工具还无法完全替代人的陪伴,但已有条件补足一些短板。巩富文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与某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安全守护系统“隐形护理员”为例说,现代科技产品在适老化方面的应用,可以克服养老服务资源在城乡和区域间的非均等化程度,极大节约人力成本,为老年人构建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就业更是民生之本。面对稳就业的艰巨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加码”至1200万人左右。数字经济渗透入各行各业,会不会抢人类“饭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看来,数字经济为就业带来了杠杆效应。

  “作为未来经济的主体形态,数字经济展现出显著引领作用,就业方面更是如此。”刘尚希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其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占比约三成,产生的新职业中多数与数字化密切相关,在第三产业中,数字经济带来的岗位占到六成。数字化在颠覆经济的组织方式,也在衍生新的就业形态,甚至改变了就业的定义。

资料图:雄安新区的智能网联巴士进行投入运营前的道路测试。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刘尚希认为,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各类短期就业促进政策(如高校扩招、补贴存量企业稳岗等)难以作为长期政策使用,应以加快经济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来促进就业。”

  在代表、委员们勾画的图景中,数字经济可以成为应对民生挑战的关键拼图。但让理想照进现实,还需要技术作为基础。

  随着ChatGPT爆火,认知智能技术引发全球关注。刘庆峰呼吁加快推进中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建设,从而在自主可控平台上让行业尽快享受AI红利,让每个人拥有AI助手。

  他建议,支持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行业示范应用,推动认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办公、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的价值落地。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人工智能国产软硬件技术底座,“中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只有在国产技术底座上发展,才能有自主可控的大未来”。(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