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剑川!
本文摘要:在“有风的地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部有一座“山如剑,水如川”的小城图为剑川一景。苏金泉 摄名雕:木雕、石雕滇西一带,有一句流传久远的民谣,“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可见剑川木雕氛围自古以来之浓厚,木雕匠人之众多。

在“有风的地方”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部

有一座“山如剑,水如川”的小城

图为剑川一景。苏金泉 摄

这里是云南“青铜文化”

和“稻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也是“中国白族文化的聚宝盆”

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

也是金庸先生书里的逍遥江湖

……

这里是剑川

图为剑川木雕艺术小镇。张望星 摄。图源:云南新闻网

近日

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同意将云南省剑川县

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批复文件指出

剑川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民族风情浓郁

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较好

地域特色鲜明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图为剑川木雕艺术小镇。苏金泉 摄。图源:云南新闻网

剑川,凭什么?

剑川,有多美?

小新为你揭晓答案

剑川

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部

位于丽江和大理两个古城之间

这里古称义督(纳西语,意为“南边的大门”)

5300年前已有先民活动

南诏设剑川节度为行政建置之始

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建城史

图为剑川沙溪古镇。苏金泉 摄

剑川区位优势明显

自古为南方丝绸之路

“蜀身毒道”(身毒是印度的古称)和

“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

也是中国古代连接南亚、东南亚

和西亚的重要枢纽

图为剑川剑湖。苏金泉 摄

同时,剑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集名山、大河、名湖于一身

这里还是我国白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县

被誉为“白族之乡”

图为白族姑娘打歌。和太宝 摄。图源:云南新闻网

剑川坐拥“一湖,三山,两城”

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灿烂

这里的“名雕、名曲”

亦是异彩纷呈

一湖:剑湖

图为剑湖。杨佳瑜 摄。图源:云南新闻网

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开篇,段誉掉下悬崖之后就无意中闯入了“剑湖宫”。有说法称,书中“剑湖”的原型就是剑川的剑湖。

剑湖,滇西北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湿地,被誉为“高原明珠”,是剑川的母亲湖,早在青铜时代就孕育了以海门口遗址为代表的史前聚落。同时,这里也是中国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集结点和停歇地,迁徙水禽的越冬栖息地。

图为剑湖。杨佳瑜 摄。图源:云南新闻网

蒹葭萋萋,岸柳成行,鸥鹭翔集,渔舟泛歌。剑湖早晚的光影与色彩极为丰富,四季轮换,大地变装,剑湖与周边的田陌、村庄相映,勾勒出无限的诗情画意。

三山:老君山、石宝山、千狮山

老君山属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八大片区之一,被史学界称为“滇山之祖”,有九十九龙潭之称的高原冰蚀湖泊,与杜鹃王国之称的杜鹃花海,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原始森林公园。

图为老君山。苏金泉 摄

这里的杜鹃种类达74种。每年的4月到7月,从海拔2200米左右的河谷地带到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地带,各种杜鹃次第开放,把一个个坡谷装点得姹紫嫣红,宛若仙境。

图为石宝山。苏金泉 摄

剑川石宝山,山如其名,以石为宝,甚至有“石头开花”的“奇迹”,1986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石宝山腹地,藏着被誉为“南天瑰宝”的石窟——石宝山石窟。石窟雕凿在崖壁上,共16窟,约百余造像,大多数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作品,内容以南诏王室宫廷生活及佛教为主,可谓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是西南地区独有的与云冈、龙门、大足等齐名的石窟。

图为石宝山歌会。苏金泉 摄

石宝山上,千年弦歌不辍。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至八月初,剑川、洱源、丽江等地的白族人,都会聚集在石宝山,或是弹弦对调,以歌觅偶,或是到各寺庙烧香拜佛,场面十分热闹。石宝山歌会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流传久远、规模盛大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

图为千狮山。苏金泉 摄

千狮山,因三千多只精工雕琢的石狮子闻名。它们或倚岩而凿,或跃于千仞石壁,或立于路旁迎客……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千狮山的石狮数量之多,形体之大,举世罕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伴随着虫鸣鸟叫、风声涛韵、泉水叮咚漫步千狮山,就连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也因“爱其幽静”在此流连,“为息阁中作记半日”。

两城:沙溪古镇、剑川古城

图为沙溪古镇。杨景浩 摄。图源:云南新闻网

从剑川县城向西南行30公里,便是沙溪古镇。这是一座遗落在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三大著名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千年古镇,也是“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个古集市”。

图为沙溪古镇。苏金泉 摄

踏上玉津桥,来到古镇旁,底下是黑惠江轻抚过的河畔,水上枕着流光万千。穿过石板路,走近古戏台,聆听岁月的咏唱,三尺戏台说尽千古事。停下脚步,喝上一杯咖啡,翻阅一本书籍,听晓风呢喃、溪水潺潺……暂离喧嚣,四野的风景和时光的沉淀,就藏在沙溪的这份古朴幽静里。

图为剑川古城。苏金泉 摄

谦谦老者,剑川古城。历经600余年,剑川古城仍在岁月流逝中守望一方。古城内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体,“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为代表。院落之内,是木楼青瓦,雕梁画栋。院落之外,当地的创作者打着手鼓,弹着吉他,唱着自己写的歌……

图为剑川古城。苏金泉 摄

名雕:木雕、石雕

滇西一带,有一句流传久远的民谣,“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可见剑川木雕氛围自古以来之浓厚,木雕匠人之众多。

图为剑川木雕。苏金泉 摄

古楼飞檐翘角,梁柱穿枋相连。近至大理宾川鸡足山,远至北京紫禁城,千百年来,剑川木匠走南闯北,把剑川木雕的美誉镌刻在了历史长河中。“雕得金龙腾空舞,镂出金鸡报五更,刻成百鸟枝上唱,雕花引蜜蜂……”剑川木雕技艺的精湛与传神,从这首剑川白曲的唱诵中也能感知一二。

图为石钟山石窟。苏金泉 摄

捶打、雕琢,山林之间的顽石,因为匠人双手的打磨,被赋予生气和灵魂。《剑川县志》记载,唐宋时期,剑川匠人投入震惊中外的“石钟山石窟”雕刻工程。此后,剑川石雕工艺世代传承不衰,石钟山石窟也与敦煌莫高窟一起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雕得石龙腾空舞,雕得石花引蜜蜂,雕得石人开口笑,赛鬼斧神工!”这首民谣,高度赞美了剑川石雕高超的雕刻技艺。

名曲:白曲

一歌唱千年,千年唱一歌。剑川白曲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堪称白族的百科全书,对白族历史、语言、民俗等的研究都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白曲盈谷,山欢水笑。在剑川,从四岁小孩到八十岁老人都会唱白曲。清代剑川白族诗人赵怀礼在其《朝山曲》中写道,“三营浪子土三弦,靡曼山歌断复连,菩萨低上弥勒笑,无遮大会奈何天”,真实记录了几百年前白曲演唱的盛况。

图为民众演唱白曲。苏金泉 摄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剑川~

剑川等你,静享诗意远方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