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走进闽南感受侨乡风情、海丝文化
本文摘要:高玉明介绍,乐队成员有七八个人,全部是印尼归侨和侨眷,大家志趣相投,为漳州各地的华侨农场献艺。商船载着数以万计的贸易品出口,其中漳州瓷是大宗出口商品,月港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几乎成为“海上瓷器之路”。

  齐齐哈尔新闻网漳州3月31日电 (廖珍妹)“哎哟妈妈,你可不要对我生气……”30日,福建漳州龙海双第华侨农场的“南洋小乐队”的归侨和侨眷,唱着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弹琴奏乐、载歌载舞迎接来自17个国家22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现场变成歌声和笑声的海洋。

  乐队的领队高玉明,是20世纪60年代的归国华侨,已60多岁。他和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一见如故,现场跳起印尼当地舞蹈。高玉明介绍,乐队成员有七八个人,全部是印尼归侨和侨眷,大家志趣相投,为漳州各地的华侨农场献艺。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印尼归侨欢乐互动。 吕明 摄

  “祖国政策好,归国后生活幸福指数逐年升高。”高玉明称,还在印尼的叔叔和弟弟们也很喜欢回国探亲、游玩。“对于归侨来说,落叶归根、安享晚年、老有所乐是很幸福的。”高玉明说。

  “这里空气新鲜、花果飘香,人心情愉悦,情不自禁舞起来。”美国《中美邮报》副社长魏炯才也融入到歌舞中。此行他深切感受到归侨们的幸福感和充实感,“我的镜头将告诉海外乡亲们祖国的变化和归侨们的快乐生活。”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品尝印尼美食。 吕明 摄

  “归侨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张春梅说,这和祖国这几十年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关系密切。据悉,张春梅不仅是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也是印度尼西亚当地侨领之一。她称,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众多,以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著称,早年归国华侨有的并不富裕,是祖国建设华侨农场,助力归侨们生活创业,这才有今天幸福生活。

  据悉,漳州是著名侨乡,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张春梅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希望漳州多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的文化和经贸活动,促进两地共同发展。“作为连接海内外的重要纽带,搭桥联谊,海外华文媒体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张春梅说。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月港海丝馆。 廖珍妹 摄

  当天,第五届“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在龙海还参访了月港小镇、月港海丝馆、福建童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仙人掌王国”植物园和直播基地等,感受龙海华侨风情、乡村振兴、食品企业发展、海丝文化等。

  据悉,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的枢纽口岸,形成国际性的贸易大港。鼎盛时期与47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开辟了一条通向东南亚、西亚、拉美和欧洲国家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商船载着数以万计的贸易品出口,其中漳州瓷是大宗出口商品,月港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几乎成为“海上瓷器之路”。西方国家把从月港出口的漳州瓷器称作“克拉克瓷”。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龙海双第华侨农场和归侨们合影留念。 吕明 摄

  近年来,漳州市持续推进“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促进开漳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同发展,搭建对外交流合作新平台。

  美国《华兴报》副总编辑朱小林表示,漳州千年古城文化内涵值得深挖,现代化滨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期待漳州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