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深一度:泄密者的“炫耀”暴露“窃听帝国”的勾当
本文摘要:美国机密情报泄密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司法部长加兰称,司法部当天逮捕了一名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成员,此人与近日曝出的美军涉俄乌冲突等机密文件泄露事件有关。然而,逮捕泄密者并未结束围绕此次泄密事件的种种争议,“窃听帝国”的勾当

  美国机密情报泄密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司法部长加兰称,司法部当天逮捕了一名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成员,此人与近日曝出的美军涉俄乌冲突等机密文件泄露事件有关。然而,逮捕泄密者并未结束围绕此次泄密事件的种种争议,“窃听帝国”的勾当恐怕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泄密者是谁?

  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被逮捕的泄密者名叫杰克·特谢拉,是马里兰州空军国民警卫队成员,今年21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美国国防部的消息称,特谢拉在马里兰州空军国民警卫队担任“网络传输系统专家”的工作,这让他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安全权限并接触到较高级别的情报材料。

  在4月12日发布的独家报道中,《华盛顿邮报》指出,此次泄密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一位名叫“OG”的年轻枪支爱好者,他将这些文件分享在了一个深受游戏玩家欢迎的在线平台Discord上的私人群组中。最开始的时候,群组人员并未对这位较为年长的群成员发布的内容过多关注,其中一名成员解释称,他们并不熟悉文件中的奇怪词汇,也很少有人阅读长消息,但他仍尊重这位声称“知晓美国政府向普通民众隐瞒的秘密”的群组领袖。

  该报道称,这个群组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分享政府内幕信息,而是在疫情期间为网友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一个匿名接受采访的小组成员对《华盛顿邮报》表示,OG似乎认为他提供的内幕消息可以为其他人提供保护,使其免受周围动荡世界的影响,“他是个聪明人。当他发布这些文件时,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不是意外的泄露。”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OG就是年仅21岁的杰克·特谢拉,他在过去几个月里通过抄录或是拍照的方式,将大量机密文件发布到这个“私下共享”的小组,最后被同小组的另一个网友分享到其他群组,最终引爆这场2010年以来美国最严重的情报泄露事件。

  安全漏洞凸显

  逮捕特谢拉并没有为这起事件画上句号。

  毫无疑问的是,一名21岁低阶军官就可以泄露机密文件,无疑令美国情报部门和安全部门的保密工作“颜面扫地”。前司法部长威廉·巴尔在接受CNN访问时承认,这起泄密事件“令人震惊”,“它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类似敏感情报这样的东西“太容易接触到了”。

  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俄罗斯和乌克兰事务的国防部高级官员伊芙琳·法卡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这起泄密事件表明,“有太多人可以接触到太多他们不需要知道的绝密信息”。这篇题为《当“绝密”不再那么秘密》的报道细数了可能接触所谓“绝密”文件的人,“从马塞诸塞州国民警卫队成员,到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的美国将军,再到世界各地的美国官僚”,甚至“军事承包商乃至智库的分析师”。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则援引美国国家反间谍与安全中心2020年4月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称,至少有超过100万美国政府雇员和承包商拥有这种特权,接触“绝密”文件的权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罕见”。

  CNN报道称,在泄密事件发生后,五角大楼已经开始限制整个政府接受其高度机密的每日情报简报的人数,一些过去每天都会收到简报材料的美国官员最近几天已经不再收到这些材料。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4月13日称,国防部“会毫不犹豫地采取任何额外的必要措施来保护我们国家的机密”。

  恶行屡教不改

  尽管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在内的美国领导人都表示,此次事件“没有造成重大的后果”,但其给美国带来的外交尴尬和信任危机却难以避免。康奈尔大学研究国防政策和军事历史的副教授戴维·西尔贝表示,泄密者似乎是为了“炫耀”。 但显然,这场“炫耀行动”让美国在窃听和监控他国一事上的“屡教不改”暴露无遗。

  根据《华盛顿邮报》、CNN等媒体披露的信息,泄露的文件包括大量涉及俄乌冲突的内容,也暴露了美国对韩国、以色列、匈牙利等多国领导人的监听和窃密行为。尽管包括乌克兰、韩国、以色列等涉事国家政府和情报部门在事发后纷纷出来澄清并宣称大部分情报可能是虚假的,但英美媒体也报道称,乌克兰在事发后调整了自己的军事部署,韩国反对党领导人则强硬要求美国必须为此事道歉。Politico评价说,此次泄密事件引发了一场“外交危机”,不仅“五眼联盟”其他成员已要求华盛顿提供简报,布鲁塞尔、柏林、迪拜和基辅的官员也在纷纷要求美国给出解释。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里德就表示,“泄露这些机密信息危及我们的军事和情报专业人员,破坏我们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安全”。

  前五角大楼官员马尔罗伊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访问时称,泄密事件“可能会导致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带来风险”,“我们收集了情报,这将是外交上的裂痕”。他指出,虽然 “许多国家都会收集盟友的信心”,但当这种想法公开时,“仍然会令人尴尬”。(文/老度)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