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中国是很重要的市场,在这里它们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拥抱未来。”在日前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粤港澳大湾区站”活动上,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航运、制造和采购环境方面都有优势,许多美国企业都有兴趣在粤港澳大湾区增加投资。
5.6万平方公里、8000多万人口、2022年GDP超13万亿元……毫无疑问,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人流、物流日渐繁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启动“加速键”。巨大的市场和机遇释放出强大的“磁石效应”,吸引着一批批企业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信心票”。
提振企业信心
香港贸易发展局与渣打银行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季度“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9.5增至51.3,其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更跳升至61.5,创下自指数推出以来最高升幅,逾半受访者表示已提高今年的业务目标。约60%受访者预期今年第四季度,在劳动力、产能利用率、订单和销售等方面,都会恢复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
“过去两个多月,公司的业务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两倍以上,很多客户都想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落地项目,还提出去内地考察交流的需求。”“港漂”10多年的王杰在香港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升腾的发展势头,为他带来了大量的业务订单。
外资外企也加快了在大湾区投资布局的脚步。今年第一季度,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初步投资协议正式签订,美国安利投入6亿元对广州生产基地升级改造,德国科思创宣布在珠海建立其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生产基地……在3月底举行的“投资中国年”广东专场推介活动上,外资合作项目达成74个,投资总额达905亿元人民币。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一批外资项目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生根、舒枝展叶。
迸发创新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大步向前迈进。”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戴维逊勋爵近日参加了“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和来自全球的各界人士围绕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他说:“大湾区内有16家量子计算领域的初创公司,有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这无一不体现了对未来技术的关注。”
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3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根据榜单,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361家,其中大湾区有63家独角兽企业,比一年前增加12家,是疫情前30家的两倍多。
“独角兽企业在哪里聚集,就说明这里有着更好的创业生态。”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与整个印度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相当,仅广州过去一年独角兽企业数量就增加12家,达到22家,相当于法国一个国家的独角兽企业数量。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园区日前正式启用,粤港澳大湾区再添科创新地标;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在广州南沙启动,加快粤港澳知识产权领域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科技生产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聚集和流动,创新活力在大湾区尽情迸发。
加速规则衔接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一流湾区,关键在于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近日,粤港澳三地在深圳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有58项标准是由港澳相关单位牵头或共同牵头编制。这份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其中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类14项,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类16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类80项。小到广式月饼、广陈皮、传统凉茶,大到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数、食品冷链应急配送规范,如今都有了统一标准。
有了这些“软联通”,港澳企业正明显感受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投资和发展更加顺畅。“比如说,以前在供港澳食品领域方面,粤港澳三地的检测标准不一致,表达方式亦有不同,供港澳的食品还要专门设置一套标准,而且是只能由内地单向向港澳输送。现在有了统一的‘湾区标准’后,从单向变双向,流通更便利了。”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定康说。
“‘湾区标准’必将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为提升大湾区民众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作出先行示范。”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协同港澳有关部门,积极发动社会各方,加快研制更多高水平的“湾区标准”,以标准的“软联通”促进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助推大湾区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汪灵犀)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