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忆(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是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关键,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近年来,我国打造了一批以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平台、农家书屋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为全民阅读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阅读资源。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创新形式,定期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阅读的参与度。
由单一走向丰富。公共图书馆可以说是开展全民阅读的最初探索,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民阅读的主流形式。公共图书馆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资助和管理,向所有居民免费开放,以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为追求。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全年总流通72375万人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全民阅读的相关实践也在不断丰富。今年2月,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公布,其中,与全民阅读直接相关的案例就占了约三成。相比建立大型公共图书馆的传统形式,这些案例的探索往往更加精准化、特色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成果。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突出的趋势是,已经有多个地市尝试打造城市书房等“小而美”的公共阅读空间。比如福建省晋江市“24小时城市书房”,通过社会共建的形式,深入学校、社区、商场、景区、企业等各类生活、工作场景,使阅读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中,让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由线下走向线上。近年来,媒介技术的进步使人们通过数字阅读平台获取知识和文化信息成为可能,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阅读平台已经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应有之义。与实体图书馆相比,线上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料既可以实现无限制地复制和分享,也可以超越现实的时空限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访问和借阅图书,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辐射范围。
我国综合性的线上图书馆已经有许多比较成熟的案例,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能为读者提供数字图书、数字报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多种数字资源服务。截至2021年,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馆藏文献2.2亿余件,日均访问量800余万次,为促进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线上图书馆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比如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云上·五悦”全域智慧数字文化服务网,坚持传统文化场馆与线上数字馆同步发展的理念,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了“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能够对覆盖全县镇、村两级的280个图书馆总分馆网点及其数字资源进行系统管理,以数字化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由城市走向农村。城乡阅读资源的差距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面对的难点,全民阅读要想走向更深处,就必须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其实,我国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非常早,2004年就已在甘肃、贵州等地试办农家书屋,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旨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阅读空间,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就已建设农家书屋58.7万多家,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
2022年4月,48家单位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发行单位先进集体”称号。其中,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农家书屋是大多农家书屋的缩影。目前,北庄村农家书屋已有1.4万余册书,能够同时容纳80人阅读,并且凭借自身独特的红色资源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文化阵地,具有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功能,成为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动力的关键点。
由分散走向整合。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平台、农家书屋等相关公共文化设施的打造和不断完善是全民阅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要想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还需要与社会多方力量展开合作,举办各种主题、针对各类人群的阅读活动,以整合目前仍比较分散的受众。
4月21日,嘉兴市首届“元宇宙阅读月”启动,同步开放了“嘉兴市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馆”。这是在全国公共图书馆领域最早落地的元宇宙阅读体验基地,由嘉兴市图书馆联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嘉兴)共同打造,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用户获得跨越时空的体验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并且附加了一定的社交属性,总体上容易吸引对元宇宙等新概念好奇的年轻群体的关注。再如芜湖市的镜湖区图书馆,一直关注社会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和权益保障,其组织的“爱之声·阅读点亮心灯”活动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为盲人和视障者设立专门的阅览室、配备门类齐全的盲文书籍、录制广播节目和优质音频读物等。
目前,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最新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已经从2012年的76.3%增至2022年的81.8%,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也从2012年的77.0%增至2022年的84.2%。
全民阅读是增强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未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全民阅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和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光明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