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丨情歌王子张信哲:用声音说故事的人
本文摘要:采访前,张信哲刚刚结束《声生不息·宝岛季》某一期的录制工作,不过从他的声音里丝毫听不出疲惫。青年歌手马嘉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就是在妈妈的影响下接触到台湾音乐,听到的第一首歌就来自张信哲的名曲《白月光》。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王诗尧)在张信哲身上,你似乎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他的嗓音依旧清透、纯净,他的音乐仍然细腻、动人,就连他的外表也没有过多的变化,还是记忆里那位“情歌王子”。

  采访前,张信哲刚刚结束《声生不息·宝岛季》某一期的录制工作,不过从他的声音里丝毫听不出疲惫。

  回忆、温暖、快乐,张信哲说这是《声生不息·宝岛季》带给他的特别感受,其实这恰恰也是每一个喜欢过台湾流行音乐的人,想从这档节目中获得的情感价值。

  打破隔阂

  音乐的力量超乎想象

  “我是歌手张信哲,好像我唱了多久,你们就听了多久。”先导片中,张信哲以这样的开场白介绍自己。他确实有底气这么说,出道35年来,张信哲演唱的经典歌曲不胜枚举,《爱如潮水》《别怕我伤心》《过火》《爱就一个字》等,数十年来称霸KTV排行榜,被歌迷们传唱。

  有些歌声似乎有魔力,开口的瞬间就能将听众带回到过往的某段时光中。那些回忆藏匿在音符之下,等待着某一天被再度开启。上个世纪末,台湾流行音乐正值鼎盛时期,不仅奏响了两岸70、80、90后等一大批人的青春乐章,更辐射至整个亚洲。

  “我会接《声生不息·宝岛季》的主要原因是,它有真正系统地梳理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记录台湾流行音乐历程的节目。”张信哲透露,此前的《声生不息·港乐季》播出时,他就是节目的忠实观众,他对前辈林子祥的演出最为印象深刻。“他是我们这一辈歌手的标杆,我希望自己到他这样的年纪时,还能够这么有精神、热爱音乐,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歌手张信哲。受访者供图

  音乐的力量超乎想象,它可以超越文字、语言,让不同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们,通过同一种音乐找到共鸣。“大家透过共同喜欢的音乐,进而找到共同语言跟话题,还有精神层面上的互相理解,这是音乐最大的力量。”

  作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到大陆发展的台湾歌手,张信哲亲眼见证了大陆的蓬勃发展与建设。同时身处于两岸音乐、文化交流中的一份子,他也积极扮演好“纽带”的角色。“我希望透过音乐跟文化的交流,让两边的朋友们能够更快地打破隔阂,减少疏离感。”

  如今,《声生不息·宝岛季》继续用音乐连接海峡两岸,就像它在节目中说的那样,“当我们聊起中国台湾地区的音乐时,聊的是雨水冲刷不掉的足迹,是岛屿和陆地间的回声。是舟楫、港湾、潮汐的文明。是潮平两岸阔的现在,和风正一帆悬的未来。”

歌手张信哲。受访者供图

  怀念“神仙打架”

  流行音乐怎么不流行了?

  虽然音乐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但我们仍能感受到,现在的音乐似乎更难被大家“听见”,或者通俗一点说“流行音乐好像不‘流行’了”。

  曾经响彻街头巷尾的流行音乐,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风向标,如今已被车流声掩盖。身为资深音乐人,张信哲也敏感地察觉到华语音乐的各种趋势、动向。他认为流行音乐还是应该具备基本的流行性,不过“现在的流行音乐难出圈,未必是一件坏事”。

  据张信哲观察,现在我们正处于媒体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透过互联网及其他渠道听到各式各样的音乐。这是一个音乐的分众时代,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他们个性、欣赏习惯的音乐类型,从而慢慢地变成一个固定的音乐聆听群体。而这样的音乐分众时代,势必会影响到所谓的流行音乐的“流行性”。

歌手张信哲。受访者供图

  “我们说流行音乐出圈变难了,其实跟现在人们的收听习惯有关。所以在制作流行音乐的时候,对于流行度的把握标准就是尽量让大众能够接受,这个考量点很重要。”他建议。

  新的音乐难以被“听见”,因此网友们更热衷于“考古”曾经的华语乐坛,怀念那个“神仙打架”的时期。作为“众仙”之一的张信哲对此回应:“大家会怀念所谓的神仙打架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音乐器材相对比较原始,这就需要歌手对音乐的表现更加精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器材、新科技的出现,调音、声卡等已被广泛运用在音乐制作中。“所以现在对于歌手的业务能力要求,就没有我们那个时期那么高。”张信哲说,“现在的年轻歌手能够借助高科技器材的帮助,做出更复杂、更精细、更好品质的音乐。”

  所谓时势造英雄,没有高科技支撑的过去,让歌手的门槛随之变高,只有那些对声音表达更细腻,演唱水平更高的人才能被“听见”。如今,这个门槛已经通过科技手段填平,“神仙打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这对乐坛来说是喜是忧,张信哲未予评说。

歌手张信哲。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听说“养老曲”

  好音乐就是要动听、能打动人

  张信哲回忆起自己出道初期,在录制《爱如潮水》这首歌时,曾被李宗盛“折磨”录了整整一周。当他现在再提起这件事时,心中只剩感谢。“就像我们之前聊到的,在没有太多辅助器材的录音室里,你只能一次次地训练自己,去感受、唱出歌曲真正要的味道,而不只是把声音、节奏唱准,更重要的是把握到歌曲本身的情绪。”

  他很庆幸自己年轻时就经历了这样的训练,打下坚实的根基。张信哲说,他的前几张专辑基本上是在滚石唱片几位非常优秀的制作老师的鞭策之下完成。

  “我的第二张专辑,当时的制作老师就有李宗盛、小虫、马兆骏,还有齐秦。在同一张专辑里面,有这么多不同音乐风格的制作人,我就必须努力去适应每一个制作人的要求,达到他们的标准。而这些对于歌手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歌手张信哲。受访者供图

  出道35年来,张信哲拥有逾百首经典歌曲,这个成绩放眼整个华语乐坛依然是凤毛麟角,更不用提这其中还有多首传唱数十年的“养老曲”。

  张信哲是第一次听到“养老曲”的说法,他觉得很有趣、挺好的。这里说的“养老曲”是互联网上形容一首歌曲广受欢迎,歌手靠着演唱这首歌就可以得到“养老保障”的意思。

  “养老曲”其实就是经典歌曲历久不衰,张信哲说,这些经典歌曲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原因很简单,第一旋律非常好听,第二歌词可以打动不同时代的人。

  手握众多“养老曲”的张信哲,并没有因为这些“成绩”而故步自封。相反地,他持续做音乐的动力很纯粹——享受唱歌、音乐带来的快乐。他希望通过音乐继续跟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产生更多交流,“这是一个音乐人简单却很根本的需求”。

  华语音乐有实力

  期待2.0升级版本

  聊到歌迷,张信哲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一部分年轻人或许对他这个年纪的歌手不太了解,但是父母亲一辈的家长们却是他的歌迷,透过这样一层关系了解到他之后,又被他的歌声吸引变成歌迷。

  青年歌手马嘉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就是在妈妈的影响下接触到台湾音乐,听到的第一首歌就来自张信哲的名曲《白月光》。陪着张信哲一起成长的歌迷,又继续影响着下一代听众,音乐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以乐寄情,唱情歌的人很多,但提到“情歌王子”人们还是会第一时间想起张信哲。“唱情歌就是把最真实、最直接的感情,经过声音的演绎传达给听众。”张信哲说,他是一个用声音说故事的人。对于要唱的歌曲,他都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变成属于自己的故事,再经由声音的诠释传达给听众。

歌手周兴哲(左)与张信哲(右)合唱。图片来源:周兴哲官方微博

  面对“情歌王子”接班人的提问,张信哲表示,候选名单上的人有很多,“像这一次在《声生不息》里面,我合作过的几位年轻歌手,他们基本上就是‘王子’了。我刚刚跟周兴哲一起合作,他就是新一代的‘情歌王子’。”

  除了录制音乐综艺,张信哲最近都在忙着开巡回演唱会。演唱会的名字是“未来式2.0”,也是此前未来式巡回演唱会的升级版。

  “您认为华语音乐的未来在哪里?有机会升级2.0版本吗?”

  “我认为华语音乐绝对有2.0升级版的实力。”

  从张信哲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他的期待、信心与热情。“现在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年轻音乐人,音乐环境也越来越成熟,所以我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持续丢出好的作品,华语音乐新的爆发期真的可以看得到。”他说。

  行胜于言,比起永远停留在讨论和批评的状态,张信哲更愿意积极地去创作、去歌唱,“当然这也未必能够保证,每一个作品都会受到大家的认同或是喜欢,但是只要不断地尝试,我相信华语乐坛就能够更进步。”(完)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