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0到1”,上海这个“特区”不简单!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 刘文文)谈及基础研究,许多专家都曾提醒:“要坐住坐稳冷板凳”。其原因在于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高、难度大。
但基础研究又极其重要。从历史上来看,真正的产业的转型和发展都是由基础科学的突破引起的。如果没有基础科学或底层技术的突破,则很难在产业上、在应用层面产生变革性的突破。换言之,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从0到1”,就没有后续产业的“从1到100”。
如何才能让基础研究人才免除后顾之忧,真正“坐住坐稳冷板凳”?上海的答案包括:建一个特殊的“特区”。
2021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是20项重点举措之一。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介绍,目前“基础研究特区”共开展两批试点,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6家机构,以5年作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的基础研究进行稳定支持。
据介绍,该“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赋予特区充分科研自主权,支持主体单位站在自身机构统筹的角度,前瞻判断未来3-5年的重点研究方向,遴选“从0到1”的原创项目。从目前情况来看,单个项目经费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
“特区”试点两年来,成效如何?
5月1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采访团走进上海首批“基础研究特区”之一——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指出,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思想的青年科研人员。鼓励高质量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凝练和提出,不拘泥于研究工作基础,同时,着重以科学问题的提出,以及可能取得的基础原创突破为考量。
目前,复旦大学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命、医学、大气等领域共遴选资助37项瞄准原创前沿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入选者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7岁,最小29岁。
徐晓创表示,特区计划创新了项目申报过程的管理方式,比如:不按院系或学科设置限额申报比例限制,简化项目申报书、计划书等标的文件;简化预算编制;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等。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聂明是特区计划的入选者之一。他的项目研究方向是土壤碳分解与气候变化。聂明告诉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研究发现,土壤呼吸排放的碳占陆地碳排放量的60%,是人类源的10倍。因此,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改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而他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忽略了温度波动的影响,未来土壤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并没有之前研究者们想象的那么多。
为了实测具体的土壤热适应情况,他和团队需要进行全国性的取样等研究,而特区计划提供的400万元资金,支持他招募更多的研究生、博士后等研究人才,并在更大的尺度和范围上进行调研。
另一位特区计划入选者,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说,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让他拿到了2021年入职教师岗后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第一个金额超百万元且长达5年的稳定项目。借助学校制度支持,他被快速认定为博导。
刘春森坦言,青年教师既有冲劲也有时间和精力,然而因为缺乏经验和履历难以获得大项目的支持,招生也更加受限。
在他看来,特区计划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布局;自由探索不限技术路线,不设硬性考核指标,而且给予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对青年教师帮助很大。目前,他的研究团队已从入职时捉襟见肘的“3人小队”快速扩充到现在的11人队伍,科研工作也得以快速开展。(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