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5月21日电 题:“澳科一号”成功发射澳门如何成为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桥梁?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马帅莎
5月21日,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简称“澳科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显著提高中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
5月21日16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该卫星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4次发射。王衡 摄2019年,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合作协定,推动澳门首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工作,以航天科技助力澳门发展。在外界看来,“澳科一号”是内地与澳门开展航天领域合作的又一个成功案例,澳门得以发展自身航天实力的同时,也成为中国与国际航天交流合作的新桥梁,促进了中国航天与世界的交流对话。
通过“澳科一号”项目,澳门在与内地深化航天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航天科技实力、促进航天产业发展。此次合作中,澳门的科研及工程人员直接参与了“澳科一号”卫星科学应用系统及地面系统的研发和建设,这对澳门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航天人才培养都带来积极影响。
作为“澳科一号”项目的落户单位,澳门科技大学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其增设了卫星地面站及数据分析中心。在“澳科一号”发射升空后,卫星地面站将直接接收卫星回传的数据,在澳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生成高质量、高精度的数据产品。
除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澳科一号”项目聚集了大量科研及工程力量,在澳门汇集和培养了科学家、工程师、数据分析人员、卫星遥测技术人员等不同范畴的人才,为参与投身到其他航天任务中,积累了宝贵和丰富的经验。“澳科一号”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这又为澳门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生产先进科学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在与内地的航天合作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作为中西文化融合之地的澳门亦凭借自身的资源与优势,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面向世界的新窗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澳科一号”项目组建起一支国际化的科学家团队,成员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项目的科学家委员会中还包括中、欧、美等地的科学院院士。
此外,项目团队已与18个国家的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后续,“澳科一号”的科学数据会以开放共享的方式,向国际合作科研机构开放。相关负责人表示,期望借此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加强澳门作为合作平台的角色,助力国家开展航天领域国际合作。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硕果累累,这其中一直有澳门科学家的积极参与,澳门参与国家航天领域的研究不仅热情高,且起步早,例如,澳门科技大学从2005年就开始参与有关探月工程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成为港澳地区最早和最多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大学之一。
专家指出,“澳科一号”项目的推进,开辟了内地同澳门在航天等创新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的新路径,拓展了以内地为基础、澳门为窗口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广泛合作交流的新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和航天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