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差异中找到共情 非遗国际传播须有温度有态度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在对外文化宣介工作中,不必拘泥于世界奇迹或国之瑰宝,应该既有阳春白雪又有柴米油盐,小处着眼也可以大处落脚,文化差异中仍然能够找到文化共情。”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首席定稿人孙雷的一席话引来现场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在对外文化宣介工作中,不必拘泥于世界奇迹或国之瑰宝,应该既有阳春白雪又有柴米油盐,小处着眼也可以大处落脚,文化差异中仍然能够找到文化共情。”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首席定稿人孙雷的一席话引来现场不少人的点头赞同。

  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日前在京举行。来自首都高校、文化协会、国际传播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万象中国》等节目为例,就如何用非遗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开深入探讨。

《万象中国》关于宣纸技艺的剧照 艺术中国供图

  《万象中国》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出品,艺术中国策划摄制的中英双语系列短纪录片。2022年11月至12月,在中国网、腾讯视频和海外社交媒体等全球互联网平台同步推出,获得超过8000万点击量与广泛好评。

  论坛主席、华夏文化促进会非遗分会会长常月红在致辞中说,非遗要传承好,更要传播好。做好传播,古老的非遗才会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是恰当的做法。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和信仰,更易于外国受众接受。希望通过本次国际传播专场的举办,对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起到导向性作用,让更多年轻人热爱非遗。期待《万象中国》一直拍下去,把中国非遗讲出一个特别的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说,今天的文化遗产工作,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更是为了未来的子孙万代。文化遗产有相当一部分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保护者。“非遗是属于世界的,期待世界观众能在中国非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精彩。”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认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题材不应局限于古代中国,当代中国人的真实故事是更加鲜活的内容,这有助于向世界呈现一个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同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他还强调了突破英语传播的单一语种,实现更广范围多语种、跨地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意义。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 兰红超 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要讲好21世纪的中国故事,就要讲好中国的文化事实。非遗恰恰是有体温、有腔调、有文化和历史可信度的文化事实,其中也蕴含了中华民族活态文化的情感价值内涵。非遗体现了‘文化人民性’和‘文化当代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文化的存活需要文化具有适应性和传播性的结合。因此,《万象中国》和非遗题材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在视频发言中指出,“被看到”是所有环节中最难的一环,“因为你不能只与那些已经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沟通。你需要与那些被教导对中国有负面印象的群体进行对话,而这是很难的。”对此,大卫给出自己的建议:“中国需要一个更具广泛性的国际交流战略体系,思考如何把抽象的话语融入到艺术性创作中,把它变成一个更加亲切耐看的故事,并通过各个渠道和机会进行传播和推介。”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认为,非遗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部讲述中国文化的高品质系列影片,《万象中国》呈现出三个特点:以文化符号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影像之美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以生活视角唤起国外受众的切实感知。希望未来《万象中国》围绕中国非遗题材推出更多破圈爆款。

  据悉,《万象中国》第二季已于今年启动,未来将继续关注中国非遗题材,保持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初心,摄制更多有温度、有品质的影像作品。(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