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1日电 题:中西合璧的“海派旗袍”,为世界服饰舞台带来何种东方风格?
——专访上海大学博物馆馆员苗荟萃
中新社记者 许婧
旗袍是外国人心中最具特色的中国近代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也受到国外民众喜爱。二十世纪初,受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及西方服饰影响,旗袍款式、风格、面料发生变化,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海派旗袍风格最终形成。
海派旗袍承载了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其在世界服饰舞台上如何促进中外交流?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了上海大学博物馆馆员苗荟萃。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海派旗袍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上海大学博物馆(海派文化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来自荣氏家族的旗袍,这批旗袍有何特别之处?
苗荟萃:“旗袍”一词常被解读为“旗人之袍”,因为初期的旗袍在造型上与清代旗女所穿袍服很相似。实际上,袍服这种形制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汉代的袍服尚保留交领样式;到唐代圆领袍成为男女都会穿着的服饰;发展至明代已出现立领大襟的袍服;清末宫廷女子服饰中出现越来越多立领长袍款式,且腰身和袖子较前朝更合体。因此,近代流行的“旗袍”是在历代袍服基础上发展而来,过程中融合了中西元素,也颇具时代特色,其中以“海派旗袍”最具代表性。
二十世纪初,旗袍逐渐改良成熟,以上下一体的款式和立领、开衩为主要特征。发展初期的旗袍一般较为宽松,袖子宽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将这种服装与西方服装元素不断融合改良,款式逐渐修身,面料与国际接轨,还逐渐加入了拉链等便捷的辅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旗袍”。由于造型时尚且穿着简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迎来海派旗袍的黄金时期,从电影明星、画报女郎到校园学生、家庭女性,穿旗袍的女性身影在当时的上海滩无处不在。作为旗袍时尚的中心,上海培养了大批海派旗袍制作者,其中一部分后来移居香港,并将这种技术带到了当地,使香港成为海派旗袍的后继者。也正是他们的传承,推动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旗袍的再一次繁荣。这个时期的旗袍,继承和深化了海派旗袍中西融合的精髓,在世界舞台上保持了长久的影响力。
上海大学博物馆(海派文化博物馆)收藏的荣氏旗袍,是对海派旗袍精品的再呈现。这批旗袍可谓海派旗袍集大成者,款式和工艺皆特点鲜明。款式上,及膝短旗袍、曳地长旗袍、旗袍套装等都有收藏,其中旗袍套装最具特色。这种旗袍与外套统一设计的方式,是对西方套装时尚的借鉴,也是对传统旗袍文化的再发展。装饰工艺上,既有传统旗袍常用的苏绣、打籽绣,也有近代才多见的珠绣工艺。珠绣材料多以亮珠和闪片为主,配合中国绣娘的高超技艺,使旗袍呈现极佳的视觉效果。
上海大学博物馆馆藏旗袍。上海大学博物馆 供图这批旗袍的主人身份都明确且可考。目前国内外的旗袍收藏对穿着者的信息收集关注较少,尤其一些传世旗袍具体由谁穿着、什么时间穿着大多不可考。上大博物馆的旗袍是以荣氏家族为体系进行征集,每一件旗袍都有明确的主人身份,每位主人的生平都有记载。这为海派旗袍的展示研究奠定了更厚重的历史基础,在展示海派旗袍艺术的同时也保留了荣氏家族的历史文脉。
家族历史与旗袍展示的结合。上海大学博物馆 供图中新社记者:海派旗袍的发展和变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价值取向?
苗荟萃:海派旗袍的发展伴随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行,其变迁史也反映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其中较为明显的有“求变”“中庸”“华夏一体”三个方面。
海派旗袍自出现之初就带有中西融合的特质,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变”的体现。海派旗袍在中国社会特定的发展阶段率先穷而思变,“因时而变”,变革固有穿衣体系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随事而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审美与技术。最终得以“变则通,通则久”,发展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时尚“国服”。
海派旗袍的设计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女性曲线通过合体剪裁凸显,肌肤却多被面料包裹不轻易裸露;剪裁与面料都不吝使用各类西式工艺,但立领、斜襟、开衩等传统元素必须被足够保留。以上大博物馆的一件旗袍为例,它的造型为立领长袖,面料使用了带有盘带绣的薄透蕾丝,内侧在胸部以下使用同色内衬做底。因此穿上身后,肩膀和手臂会像抹胸裙一样漏出肌肤,但蕾丝的覆盖又令它们若隐若现。
透而不露的旗袍设计。上海大学博物馆 供图在旗袍的使用上,则深刻体现了我们“华夏一体”的民族观念。从二十世纪上半叶海派旗袍流行开始,上海就成为东亚世界眼中的时尚中心,而旗袍也是包括新加坡在内各地华人的时尚首选,一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不论国籍与居住地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旗袍作为特殊场合的正式服装,以展示自己的民族属性,这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华夏一体”观念的深刻影响。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服装有何差异?海派旗袍对当代中国时尚有何影响?
苗荟萃:在服饰发展的早期,东西方都是以最大限度保留面料,减少裁剪为原则进行服装制作的,中国称其为“割席成器”,西方谚语则是“量布裁衣”(You must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然而由于中西方地域差别,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装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服装,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两种不同的思路进行着分化。
有研究学者将中国与西方的文明以服饰面料进行区分,即中国的“丝绸文明”和欧洲的“羊毛文明”。正因为面料材质的不同,西方发展出更为复杂和立体化的服饰结构,中国的服饰则保留一种整体性和平面化的结构取向。
海派旗袍可以被视作近代中国服饰变革的起点和启蒙。旗袍最初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同时期直身式连衣裙的影响。与西方连衣裙相似的廓形,在旗袍中最初用传统的平面剪裁呈现,之后才逐渐立体化。但从设计上说,自中国传统袍服继承而来的立领、大襟、开衩等元素一直都被有意保留。
海派旗袍的这种中西合璧方式为当代中国时尚做了重要示范。对传统服饰的继承并非在当代生活中全盘复原使用,而是在与时俱进的社会中以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材料,对经过提炼与优化的传统元素进行创新表达。
旗袍套装。上海大学博物馆 供图中新社记者:中外很多电影里都有旗袍的身影,海派旗袍为世界服饰舞台提供了何种东方风格?
苗荟萃:中外电影中有大量旗袍的形象,这些电影中,华人女性角色大多会穿旗袍,但时期和角色的不同也会使旗袍呈现不同的形象。1955年上映的《生死恋》中,中欧混血的女主角为独立且具备学识的形象,她的旗袍典雅大方且工艺精良,并获得了第28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其中的设计和搭配都能看到西方高级定制的影子,兼具中西方审美。
1960年上映的《苏丝黄的世界》中,女主角时刻穿着紧身、短裙、高开衩的性感旗袍,这种旗袍是不存在于中国普通女性身上的,有学者认为这是西方人将同时期迷你裙时尚与旗袍进行的杂糅。到2000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花样年华》再次将旗袍拉回大众视野,同样是爱情与欲望的营造工具,中国本土的设计语言却选择了神秘且暧昧的方式,与西方的“苏丝黄”完全不同。
《苏丝黄的世界》剧照总的来说,海派旗袍作为兼容并蓄的服装代表,其风格并非一成不变。中国人所认同的东方风格是一种对美的克制性表达,在展示美的同时带着理性的审视,追求内敛与含蓄,其方式也更为精确细微。然而,要让这种东方风格在世界舞台上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或许需要更明确的强调和展示。
中新社记者:作为消费文化中的中国符号之一,服装这种软性讲述,如何推动中外互动交流?
苗荟萃:服饰是不同文化间极为便捷的交流工具。世界各地的语言或许不同,但视觉的审美跨越地域和文化。正因如此,国外的受众也可以对一件中国的服饰进行欣赏和表达热爱,即使对中国文化没有任何了解,也同样会被中国传统服饰的美所感染。而这正是服饰作为文化符号的一大优势。
技艺精湛的装饰工艺。上海大学博物馆 供图作为一种符号,服饰的文化属性密度极高。从面料、剪裁到装饰、搭配,每个步骤都展示了所属文化的工艺技术,也见证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并进一步展现了同时期的文化思想。这些元素在设计制作时被有意或无意地解构、编码,又在服饰的欣赏和使用中被接收和解读。一次对服装的编码和解读,就完成了一次跨越文明的互动交流。
受访者简介:
苗荟萃 受访者供图苗荟萃,上海大学博物馆(海派文化博物馆)馆员,东华大学博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交流学者。主要从事服饰染织史、海派旗袍文化、中外服饰文化交流等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