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金丝猴研究团队揭示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西安6月2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金丝猴研究团队通过整合生态学、地质学、行为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解析了亚洲叶猴800万年以来社会系统演化的过程、动力和遗传基础,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 灵长类动

  齐齐哈尔新闻网西安6月2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金丝猴研究团队通过整合生态学、地质学、行为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解析了亚洲叶猴800万年以来社会系统演化的过程、动力和遗传基础,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

  灵长类动物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系统类型。灵长类社会系统类型不同,其“婚恋观”和“交际圈”大小有着天壤之别。是什么塑造了这种差异,却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这是灵长类对不同环境的一种直接适应。如今,越来越多的线索表明,社会系统也许是一种受遗传影响的“本能”,并且记录在它们的基因组上。但是人们对灵长类社会系统的演化在基因组层面的机制却所知甚少。

神经-激素调节的适应性变化增强社会亲和力。 西北大学供图

  “亚洲叶猴是很好的一个模板,来研究社会系统演化。该类群物种丰富,包含7个属55个物种,并且分布地域纵跨热带雨林到温带雪山地区。最重要的是,亚洲叶猴包含四种不同的社会系统。”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齐晓光介绍,“通过对亚洲叶猴七个属代表性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和祖先的社会系统重建,我们提出了亚洲叶猴‘两步式’的聚合过程。”

  亚洲叶猴类群的社会,从祖先的彼此单独生活,各自防御领地的一夫多妻制单家庭的社会结构,第一次聚合形成有季节性或昼夜的分离—聚合特征的类重层社会,再在金丝猴类群祖先第二次聚合,形成“家庭”长期生活在一起的重层社会。

  研究发现,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物种倾向于形成较大的社群,且两次社会聚合分别发生在晚中新世冷期和更新世第四纪冰期,表明寒冷事件可能驱动了社群聚合。

  寒冷事件驱动社群聚集背后的遗传学机制是什么?研究团队组装了亚洲叶猴所有属代表物种的高质量基因组,并将宏观进化生物学与微观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相结合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历史上的寒冷事件促进了亚洲叶猴的能量代谢和神经、激素调节相关基因受到正选择,演化出了更加有效的脑、神经—激素调控网络,其中在亚洲叶猴奇鼻猴类群中与催产素、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的基因改变格外引人注目。

寒冷事件促进亚洲叶猴社会聚合。 西北大学供图

  “在哺乳动物中,催产素和多巴胺具有强化母亲与幼儿之间纽带的作用。”齐晓光介绍,寒冷效应引发它们的适应性变化,强化了母婴间的纽带,有利于延长寒冷地区奇鼻猴的抚育行为,增加婴儿的成活率,从而间接增加了个体的友好行为及容忍度,进而推动了单家庭群向重层社会的聚集。

  该成果开创了“行为—生态—基因组”这一全新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社会行为起源演化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动物行为学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以亚洲叶猴为代表的灵长类社会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继而探索人类早期社会的起源与变迁。”齐晓光满怀期待。(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