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兰州6月3日电 (樊菲 王亚龙 王建军)周兴芳是甘肃省天水市山丹镇周庄村的“蔬菜经纪人”,也被村民称为“代办”。她的工作就是帮助菜农把蔬菜卖给外地客商。从早上开始,村民们陆陆续续到她的代办点上来交菜。
菜种得出来却卖不出去,一度是让菜农们最发愁的问题。10年前,因为丈夫跑运输认识的客源多,再加上自家的地紧邻310国道,交通便利。周兴芳决定放下手中的锄头,当起了蔬菜代办,把各家各户种的蔬菜组织起来,推销到外地市场。
现在周兴芳长期合作的固定客商有15家,主要分布在甘青宁三省区。赶上销售旺季,她每天能帮助菜农销售4万多斤蔬菜。
图为国家级武山渭河川道10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资料图) 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在武山全县344个村庄里,几乎每个村都有像周兴芳这样忙碌在田间地头的蔬菜经纪人,他们像分布在乡野之间的“毛细血管”,促成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无缝衔接,有效破解了菜农们单打独斗所面临的“产品滞销、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的困境。
然而,这种“田间代办”的分散经营也面临着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议价能力不够、蔬菜品质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为此武山县官方努力通过“组团发展”来破解难题。
为此,武山县把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加速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同时,千方百计培育市场、搞活流通,在“精准对接”中实现产销两旺,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重大转变。
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是武山蔬菜销售的主动脉,每年有近200万吨的蔬菜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而编织起整个销售网络的正是常驻这里的68位蔬菜代办。
武山蔬菜从种得好到卖得好,除了销售网络灵活发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标准化。位于洛门镇的天水兴农果蔬冷链有限公司现有冷库36个,仓储能力达2.5万吨。冷链物流的建设不仅帮助菜农们拿到了大订单,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武山蔬菜供应的稳定性。
目前武山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1.2万亩,产量132万吨,各类蔬菜远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出口俄罗斯、日本及欧盟,产值达42.8亿元。昔日贫困县成为西北重要蔬菜集散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