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此,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和重点。
第一,注重把握技术先进性,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制造强国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又要建立和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既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又要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第二,注重把握过程包容性,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既要考虑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条件约束”,又要满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函数”。这就要求,一方面技术创新要考虑社会责任,在制造业高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步弥补“数字鸿沟”,使更多人群参与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来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包容性,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分享到新型工业化成果。
第三,注重把握战略协同性,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厚植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的同时,要注意为持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贡献、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新型工业化战略必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美丽中国建设相协同,使得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与自然环境演化相容;必须注意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协同性,制造强国战略要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相协同,新型工业化要与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协调。
第四,注重把握产业安全性,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积极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积极探索在开放条件下有效提升国家产业安全水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路径。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促进我国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全球竞争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作者黄群慧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