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结号”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正在加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久前,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作出一系列部署。有观察认为,这表明中国已绘就现代化产业体系“路线图”。
中国日益重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当前形势使然,也是长远发展需要。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近日表示,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原磊称,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无一例外都拥有一个庞大且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眼下,全球价值链加速调整,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哪个国家具备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哪个国家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在多重挑战交织背景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粮食、能源、资源供应的需要。
原磊表示,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久有力的支撑。
在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三个关键词。官方明确,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之所以看重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新科技革命浪潮之下的必然选择。这意味着中国将持续拓展信息化、数字化的深度,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和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
一系列行动已经开始。在中国,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正驶入“快车道”。据官方数据,5月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5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3.1%、43.6%、34.3%。
在福建宁德,新能源产业产值前5个月已达1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3%,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今年,宁德时代率先推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每千克500瓦时。同时,钠离子电池车型即将量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建成2500多个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官方称,今后将从开展多层次应用推广、加快融合型技术创新突破、强化基础性支撑能力三方面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路线图”明确,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将陆续出台,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集结号”。
在孙东生看来,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要以市场需求来牵引产业体系发展,以产业链水平提升加快产业生态建设,以科学和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推动创新生态建设,加快优势领域的标准制定,巩固产业优势。(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