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镇馆之宝丨陈振裕:你知道越王勾践剑考古发现的那些事儿吗?
本文摘要:时至今日,已知有“勾践”铭文的遗物极少,越王勾践剑作为勾践最重要的遗物珍品,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中新社武汉7月14日电 题:你知道越王勾践剑考古发现的那些事儿吗?

  ——专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陈振裕

  作者 梁婷 武一力

  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唯独1965年于湖北省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被陈展于独立展厅中,其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洗礼,光彩依然耀目,是海内外各界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必看文物之一。

  越王勾践剑是如何发现的?剑主人身份是如何确定的?越王勾践剑何以蜚声中外?对此,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越王勾践剑主要考古发掘者之一陈振裕。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其出土背后有哪些故事?当时是如何确定剑主人身份的?

  陈振裕:20世纪60年代前期,湖北江陵地区遭遇干旱。政府决定修建漳河水库第二、四干渠,灌溉荆门、钟祥和江陵三地农田。荆州地区文物遗存丰富,在修建干渠时,文保部门参与其中进行考古调查。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西北7公里处时,考古专家发现古墓群,将其称为望山楚墓。

  越王勾践剑即出土于望山一号楚墓,当时实行抢救性发掘,并未打开木鞘,而是连同其它文物一并交给临时库房管理员。第二天,文物保护专家在清洗青铜剑时,发现让人惊奇的一幕,其不仅十分精美,剑身上还有八个字,字体奇异。

  工作人员对一号楚墓内棺进行清理时,还发现错金银铁带钩,其出自于墓主头部左侧,大而重,表明它并非作日常束带之用,而是作为珍宝置于棺内,显示墓主高贵身份。此外,还有铜削刀,铜削刀一般被认为在古代是用于文房中的,多用来削去简牍上的错字,就像现在用橡皮可以擦去铅笔写在纸上的错字一样。一号楚墓中越王勾践剑与铜削刀紧邻,由此推测,墓主是位文武双全的贵族,所以方能“出入侍王”。

  剑身八字铭文是确认剑主的依据。其出土后,经过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对铭文的释读,最终确定了这把剑的主人。剑身铭文的字体为“鸟虫书”,参与发掘的方壮猷先生初步解读出“越王”和“自作用剑”六字,推断这是某位越王的佩剑。之后,他写信给郭沫若、夏鼐、唐兰、陈梦家、于省吾、容庚、商承祚、徐中舒、苏秉琦等专家学者,征求对剑铭的释读。经过两个多月书信研讨,终于确定这柄剑的主人就是越王勾践,剑上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中国多领域十多位知名专家,以书信往来的盛大“笔会”,考释剑铭,这在中国文物考古史上,可谓史无前例。

    越王勾践剑剑身八字铭文。视觉中国 供图

  越王勾践剑的出土被称为惊世发现,其保存完好、制作精美,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盘形,首内铸有11圈同心圆。圆茎空心,近首处略粗大,近格处较细小。剑格宽,格的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几何花纹。整个剑身的两面均满饰黑色菱形花纹,刃薄而锋利。

    越王勾践剑局部。视觉中国 供图
    越王勾践剑局部。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越王勾践剑随葬在楚国贵族的墓中,如何流入楚国?对于研究当时的楚越关系有何意义?

  陈振裕:东周时期,驰名的吴越青铜剑,曾是与其他诸侯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重要馈赠礼品。同时,由于各国兼并战争连绵不断,也有一些青铜剑作为战利品流入他国。总之,青铜剑是当时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物证。目前已出土有数十件越王剑,其中有些是因赠送而传入楚地的,有些是楚灭越时的战利品。这与文献所记载,楚怀王之前楚越关系相当密切,而后才互相敌对攻占的情况基本一致。越王剑在楚地发现,为研究楚越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

  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诸侯国,至勾践时国力达到鼎盛,越王勾践剑在楚国贵族墓葬中发现是当时楚越关系的见证。

  越王勾践的青铜剑,为何葬于湖北望山一号楚墓中?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主要有战利品和馈赠品两种观点。我个人比较赞同后者,其应该是因赠送而传入楚国的,即楚昭王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其系勾践嫁女之器而流入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加强相互间的关系,多以嫁女或派使节访问等方式进行交往。楚昭王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夫人,意在联越以图吴。因此,当年勾践必然准备了许多珍贵嫁女之器,这其中很可能就有他心爱的青铜剑。

  需指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不仅是进攻与防卫的重要武器,也是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名贵的吴越青铜剑,是当时吴越君主赠送给身份尊贵客人的珍贵礼品。据《庄子·刻意》记载,吴越名贵青铜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楚昭王得到其岳父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后,必然交由掌剑大夫放于国库中珍藏,并意欲代代相传。

越王勾践剑。郑子颜 摄

  中新社记者:越王勾践剑何以“千年不锈”?有人评价其代表春秋时期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有何特色?

  陈振裕:中国考古发现的青铜剑数量众多,为何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吴越剑之冠”甚至“天下第一剑”?经过十余年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我认为越王勾践剑特点显著,且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这是它独一无二的优势,其美誉实至名归。

  越王勾践剑保存完好,历千年不锈。由于出土勾践剑的望山一号墓没有被盗,而且自现存封土堆至椁底板深达10.8米,墓坑填有经夯打的五花土、青灰泥与白膏泥,密封性能较好,使得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仍完好无损。同时,单椁重棺也保存较好,使剑不会直接与墓室土壤接触而锈蚀,出土时,其插于黑漆木鞘里,避免接触氧气而不锈,仍保持当年的耀目光泽。

  越王勾践剑至今仍锋利无比。在1977年拍摄的《古剑》纪录片中,越王勾践剑被列为拍摄重点文物之一。为了解其锋利情况,拍摄时取30余张纸层叠在一起,持剑划纸,竟然能划破20多张。

    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视觉中国 供图

  越王勾践剑造型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考古发现与传世的东周列国青铜剑在剑身装饰花纹的凤毛麟角。一般青铜剑剑身,两侧都较平直,近锋处斜直,而越王勾践剑剑身近锋处是外弧的,在剑身两侧又有一个弧形,这种曲线赋予青铜剑变化的美感。其剑格上镶嵌蓝色琉璃,至今尚为仅见。

  越王勾践剑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铸剑工匠的高超技术。1977年,其被送至上海复旦大学进行无损伤测定研究。科学家发现,剑刃及剑身成分表明含锡为16%至17%,这是铸造锡青铜剑强度最高的成分,并保持有一定的延伸率。由此可见其使用了合理的含锡成分。剑身含铅、铁较低,可能是在熔铸时或选料精良,或通过精炼去除了铁等杂质。

  时至今日,已知有“勾践”铭文的遗物极少,越王勾践剑作为勾践最重要的遗物珍品,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广为流传。宝剑跟随越王勾践历尽沧桑、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使越国民富国强,这也是勾践剑的核心价值,是它的“剑魂”。

越王勾践剑。张畅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在海内外享有盛名,也是不少外国政要、海外人士和专家学者参访湖北必来参观的文物之一。这其中有哪些对外交流交往的故事?

  陈振裕:友谊连四海,文物传深情,越王勾践剑曾随中国其它文物一起出国展览,赴日本、墨西哥和新加坡展出过三次。每次展览,它都被放在展厅显著位置,在单独展柜中展出,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受到参观者的高度赞誉,也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谊。

  在日本展出期间,越王勾践剑被放在显眼位置的一个单独展柜中。许多日本朋友在参观时,看到其剑刃薄而锋利,至今仍保持着耀目的光泽,而且剑格的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花纹,以及剑身上满饰碎锦式的花纹,称赞其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高度评价两千多年前中国冶金工艺的发展水平。日方还专门复制了越王勾践剑模型,作为展览会纪念品,放在《朝日新闻》展览馆里。有位日本朋友来武汉访问时对我说,日本民众对越王勾践剑非常欢迎,也很熟悉,许多人还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专门文章进行介绍。

  1975年赴墨西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越王勾践剑也受到当地民众广泛欢迎和称赞。

  1993年,新加坡举行“战国楚文化展”,越王勾践剑被摆放在展馆显要位置的单独展柜中,可以从四个不同角度进行观赏,观众大加称赞。新加坡华侨华人众多,他们看到祖(籍)国的文物倍感亲切,充满了极大兴趣;看到精美的越王勾践剑和大批楚文物珍品,也深深感慨中国两千多年前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完)

  受访者简介:

  陈振裕,1940年3月生,福建惠安人。著名考古学家,二级研究馆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9年3月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任所长至2001年4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知名考古学家,2018年被评为“湖北文化名家”。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至“十二五”规划考古学科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湖北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曾主持或参与多项重大考古发掘工作。其发掘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时发现越王勾践剑。已出版《云梦睡虎地秦墓》《江陵望山沙家冢楚墓》《中国漆器全集》第一卷、第二卷等19部专著,发表论文和考古报告文章150余篇。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