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闺阁绣”绣娘:劈线成丝 最细可随水蒸气上下翻飞
本文摘要:7月14日,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刺绣传承人刘玉霞,正在工作室飞针走线。 图为刘玉霞正在纯手工绘制底稿。 翟羽佳 摄 “我们祖祖辈辈都有这个刺绣手艺,那时候这种手艺仅为闺阁之趣,从不外传,所以又叫‘闺阁绣’。”刘玉霞自幼随母亲学

  7月14日,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刺绣传承人刘玉霞,正在工作室飞针走线。

图为刘玉霞正在纯手工绘制底稿。 翟羽佳 摄

  “我们祖祖辈辈都有这个刺绣手艺,那时候这种手艺仅为闺阁之趣,从不外传,所以又叫‘闺阁绣’。”刘玉霞自幼随母亲学习刺绣技法,她在保留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基础上,将西洋画、中国水墨画、摄影等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刺绣风格。2019年,刺绣(石家庄市长安区)入选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刘玉霞将丝线劈成16缕,展示劈丝技艺。 翟羽佳 摄 图为刘玉霞(右)通过视频直播与新加坡刺绣爱好者交流。 翟羽佳 摄

  据介绍,丝线是刺绣的基本原料,将丝线细分成三四缕,取其中一缕进行刺绣,在行业中已属“细活”。但刘玉霞的选择是,将一根丝线劈成16缕。

图为刘玉霞展示“刺绣扇子”。 翟羽佳 摄

  用针尖对准丝线中部,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被劈成1/16的丝线到底有多细?其松弛时无形,拉紧时乍现。将这样一缕细丝线置于沏好茶的杯子上,丝线随水蒸气上下翻飞、起舞,久久不落。

图为刘玉霞(左)与刺绣爱好者分享基本针法。 翟羽佳 摄

  然而,这还不算极致。“在一些人物面部刺绣过程中,甚至要用到1/32的丝线”,刘玉霞称,刺绣不同于绘画,两点之间只能用直线,只有用极细的线雕琢,才能刻画出人物面部的弧度和自然走向。她的刺绣作品,一朵花瓣上的红色可达七八种,自然程度几可以假乱真。(文/邢璐 图/翟羽佳)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