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人物|陈平原:从“发凡起例”到“有声的中国”
本文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标志性学者,他捕捉到演说对白话文形成与现代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思索“有声的中国”。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题:陈平原:从“发凡起例”到“有声的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徐鹏远

  很多年来,陈平原一直有个念想,希望可以躺在自家的沙发上休息。早先居住条件有限,愿望奢侈难及,后来房子大了,他便特意买了一张四人位的L型沙发放在客厅。

  可惜梦想还是没能成真。这张沙发如今只能坐下两个人,其余的地方全被堆叠成摞的书籍占据了。有人问过陈平原,家里到底有多少册书,他答不上来,因为根本没有统计过。这倒很正常,毕竟夫妻两人都是北大学者,陈平原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更被外界熟知的身份是曾经的北大中文系主任。

  只是书攒得久了终究不免成为一种负担。最为恼人的是,愈发杂乱之中往往找不到眼下需要的那一两本,对陈平原而言,翻箱倒柜的徒劳更是常有,因为他的研究与写作总是会在不同的话题间来回穿梭。

陈平原、夏晓虹夫妇在家中的书房。摄影/吕宸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漂移

  最近,陈平原出版了一部新的论著《有声的中国》,这是一次极具开创性的探索,在过往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中,声音是一个相对滞后甚至缺失的角度与对象。也因此,这一探索进行起来颇为不易,要面对资料稀少等难题。

  囿于限制,关于演说的话题,陈平原最初的设想没能全面得以实现。同时一个无奈的遗憾在于,某些牵涉现实的内容,由于暂时无法展开,也只能先按下不表。

  尽管如此,这本最终只有两百余页篇幅的《有声的中国》,依然被陈平原视为自己在“声音”研究方面的总结之作。“这本书现在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我只是做一个个案、开一条新路,然后大家再往前来发展。”陈平原说,9月份,他会组织召开一个二十人左右的讨论会,邀请学生以及学界同仁一起从声音入手讨论现当代中国的可能性。

陈平原日前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带来一场题为“声音的政治、文化及美学——演说之于现代中国”的主讲。图为对谈现场,左二为北大教授陈平原。商务印书馆供图

  “发凡起例”,这是陈平原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治学思路。倘若换成一句更为普及的说法,即“但开风气不为师”。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在这种自觉意识的导引下,他才主动地从文学视野中跳出,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在多元的未知中努力尝试拓展学科疆界。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标志性学者,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转向学术史研究,从学人精神到学科体制再到述学文体,完成了《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三部扛鼎之作。也是从这里,他捕捉到演说对白话文形成与现代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思索“有声的中国”。

  与此同时,陈平原的研究触角还延伸到大学、都市和图像——由北大的百年往事入手逐步追踪出愈发丰满的晚清以降大学史,从个人的北京记忆出发提出了“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的系列课题,以晚清画报为契口发掘了近代以来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的知识转型过程。所以近二十余年,他每一次带着新鲜的著述出现在学界与读者面前时,都像是一次全新的登场。

  对此,陈平原自己很是谦虚:“其实对学者来说,不断漂移不是一个好的事情。但我又是一个老师,必须往前走,然后给学生开出不同的路。”

晚清画报。钟欣 摄

  感慨

  陈平原的“发凡起例”如今已激起不少回声,尤其是由他发起的都市文化研究。从2003年起,他与哈佛大学学者王德威合作,联合近百位跨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分别在北京、西安、香港、开封召开以“都市”为对象的国际会议,产生了一系列兼及文学、史学、考古、地理、建筑、绘画、电影、音乐等多重视角与思路的议题,一批年轻学人也推出了自己的专著。

  相比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共同参与、思考和讨论的局面是陈平原更为看重的价值,也是他在学术追求以外从一开始就想要推动的现实意义。

  “做这么多尝试,我不敢说我每个专业都能成为第一流的专家,但我希望对每一个话题都形成高等常识,然后重新在人文学的旗帜下做一点沟通、对话和整合。我想回到一个话题:晚清以降,文、学分立留下来的巨大遗憾。20世纪中国学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化,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跟其他专业对话了。”陈平原说。

  这抱负和期待颇具雄心,其背后动力,除了陈平原知识分子自觉的责任意识,也埋藏着来自其遥远时光里的一份美好记忆。

  那是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一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在后来的当代文学叙述中,这次回忆也被称作“万寿寺会议”。

  在一篇题为《从万寿寺到镜泊湖》的文章中,学者王晓明这样描绘那次会议的情景:“那还是一九八五年的暮春时节,北京西郊的万寿寺里,几十个神情热烈的年轻人,正在七嘴八舌地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问题。就在那座充当会场的大殿里,陈平原第一次介绍了他和钱理群、黄子平酝酿已久的‘打通’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设想。”

  在王晓明的回忆里,当时听到陈平原的发言,自己和许多同行都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几个月后,《文学评论》刊发了钱、黄、陈三人署名的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读书》也以六期杂志连载了谈话体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1986年,日本学者丸山昇、伊藤虎丸、木山英雄等人和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李欧梵到访北大,点名要与他们三人座谈。

黄天骥(右)、陈平原(左)共话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供图

  真正令陈平原感慨和怀念的,是那个时代合力奋进的精神以及热情讨论的氛围。“三人谈刚出来的时候,北大研究生会组织过一个讨论会,连数学系、物理系都一起来谈,虽然没有专业训练,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

  陈平原觉得,就学科的发展、学术的成熟度和思想的深刻性而言,20世纪90年代确实要比80年代有所进步。但同时互相之间的倾听与交流也消失了,各人做各人的研究,各人写个人的论文,不再关心别人的思路和命题,“不要说文科、理科、工科、医科不在一起讨论话题,连文科里面的各个院系也不讨论,甚至一个系里不同(研究)时段的人也都不讨论了。”而这背后,一个更大的失落是,大家已经没有了共同关心的话题。

  底色

  其实,陈平原的治学思路自始至终都有着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浓重底色。他自己也说:“我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理想主义、宏大叙事这些至今还在我身上留有精神印记。”

  在公众的既有印象里,陈平原大抵属于学院派知识分子,既鲜见溢出胸怀的慷慨意气,也没有什么登高一呼的惊人之语。甚至连他自己也“自白”:“不想惊世骇俗,但愿能理得而心安。与其临渊羡鱼或痛骂鱼不上钩,不如退而结网。”但事实上,他只是把心情“压在了纸背”。在内心深处,他一直都徘徊于书斋生活和社会关怀之间。

  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时代到十年前始终参与刊物和丛书的编辑,还是丝毫不逊于专业论著的随笔和杂感写作,他始终保持着“两副笔墨”。同时在学术的思索中也总是隐藏着强烈的现实观照:做学术史,意在为社会转型期走向分化的学界重新唤起“学者的人间情怀”;做大学史,旨在叩问何为大学,并思索教育的未来走向及命运;做都市文化研究,背后指向的是对城市发展的反思……

2015年8月9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陈平原新书《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在北京举办首发式。图为首发式现场。

  同样作为回应的,还有对“五四”的不断解读。除了《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和《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两部专著以及与妻子夏晓虹合著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在陈平原几乎所有研究中,“五四”都是一个须臾不曾缺席的身影。

  不过,对旧有印记的持守并不意味着一种怀旧或自我沉醉。恰恰相反,他一直强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五四”在“生气淋漓”“众声喧哗”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的。在许多公开的谈论中,他还反复提醒着要重新审视“我们这一代”。

  在他看来,自己这代人固然拥有跌宕起伏的人生,却只是赶上了连续转弯的大时代,无非努力顺应了时势而已。所以在回首时,务必要多点悲悯与自省,扪心自问“到底取得了哪些值得夸耀的成绩,错过了哪些本该抓住的机遇,留下了哪些无法弥补的遗憾”。(完)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