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7月23日电(记者 范宇斌)23日,由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指导、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主办、黄浦区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大团结精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旨在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做深做实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
今年,上海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和“上海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阐释大团结精神。本次大团结精神研讨会邀请到10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大团结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系、大团结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大团结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等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交流、研讨统一战线百年来法宝作用发挥的内在规律、精神支撑和思想脉络。
什么是大团结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竹汝表示,从主线、内核、状态、目标等维度出发,大团结精神可以概括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开放包容、情感相通;万众一心、奋进有为;命运与共、复兴中华。”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商红日认为,“大团结思想是统一战线团结原理的时代化、中国化发展,可以将大团结精神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万众同心,砥砺奋进;肝胆相照,风雨同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情怀,人类大同。”
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教研部教授孙信看来,统一战线淬炼出了“爱国为民、凝心聚力、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团结奋斗、命运与共”的统战精神,同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
大团结精神有何用?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表示,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复兴伟业的内在力量,必须挖掘大团结的精神价值,掌握大团结的科学方法,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推进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亓光表示,“爱国、奋斗、图强、共赢”的大团结精神是统一战线的精神标识,提出并弘扬大团结精神有助于总体性理解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本质要求、工作方针、任务重点、领导力量等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崇选表示,家国同构的传统运行逻辑是大团结精神的内生动力;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特性彰显了大团结精神的价值结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了大团结精神文化认同的时代内涵。
如何更好地弘扬大团结精神?
“统一战线是党巩固和加强各方面团结的重要战略和机制,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实现真正大团结的基本原则,关键是做到持中守正,难点是把握好‘度’。”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黄天柱说。
从协商式监督的“增进团结”功能分析,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平指出,协商式监督通过担当“商谈”式监督之角色,坚持“充分鼓励”“平等沟通”“真诚帮助”的工作原则,增进监督双方的团结;通过担当“协作”式监督之角色,推进“主与辅”“声与理”“专与广”的结合,增进监督团队的团结。
“大团结精神很值得与现代中国社会的组织化关联起来进行分析与解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邹诗鹏表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执政党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形成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组织方式,而且具有中国特色与制度优势。统战工作的重心就是促进全社会的团结,而推进中国社会的组织化,本身就是统战大团结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张春美表示,深入阐释大团结精神要注意“原”“源”整合的生成逻辑、“形”“神”统一的思想逻辑、“体”“用”相通的实践逻辑。要使大团结精神的内涵表达更加精准、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增强方法论自觉。
据悉,本次研讨会前围绕什么是大团结精神、如何凝练大团结精神并发挥好大团结精神的实践作用,主办单位广泛开展了征文,共收到来自全国的159篇文章,并组织召开了7场专家学者座谈会。
随着大团结精神研讨会落幕,2023年上海统战文化周渐入尾声,但专家学者和统战成员的研究阐释、交流分享还将继续,为不同领域探索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创新实践提供路径指引,共同以大团结行动弘扬大团结精神。(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