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易学研究专家齐聚山东济南 共谋易学传承创新之道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济南7月28日电 (王采怡)“海外易学研究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28日在山东济南开幕。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近30所海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海外易

  齐齐哈尔新闻网济南7月28日电 (王采怡)“海外易学研究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28日在山东济南开幕。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近30所海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海外易学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易学文化传播互鉴。

“海外易学研究新视野”国际学术讨论会7月28日在山东济南开幕。王采怡摄

  “《周易》是东方文化的根源,也是东方学术思想、政治、生活文化的根基。人们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是会回到根源寻求新的启发。”韩国周易学会会长李善庆在致辞中表示,当今社会面临气候变化、和平问题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周易》中的哲学思想能够为人类提供智慧与力量。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在致辞中回顾了他与中国易学人士近40年的交往经历,以及从20世纪80年代“易学热”兴起至今,海内外易学的交流与发展情况。他认为,易学为人类生存和共同繁荣作出的贡献体现在通过把握易学中人与宇宙的关系,深化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同时能以人本主义克服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保合太和的人类观和宇宙观,消除影响国际关系的私心问题。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杰纳苏分校荣休教授韩子奇则论述了他对传统易学与海外易学关系的独特认识。他将易学传统研究称为“内循环”,将海外易学在各个国家的落地生根称为“外循环”。“《易经》是人们在当下必须要读的一部书,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当前,全人类面临的种种忧患问题,需要打破语言的隔阂,使《周易》研究的‘内循环’扩大到‘外循环’,并进一步实现全球范围的‘内循环’。”

  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格正认为,西方将占卜行为边缘化,使得西方哲学家无法欣赏、研究《易经》;而西方学者一旦研读并分析了自身的占卜传统,就能加深对《周易》文化的理解,并将之纳入世界哲学范畴。“当哲学和占卜之间交流的意义愈发明晰,人们会发现,《周易》不仅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更与世界紧密相关。”

  “易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在当代仍然值得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李尚信表示,本次会议以“海外易学研究新视野”为主题,旨在通过沟通与交流,展示海外易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促进国内学者对海外易学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易学文化研究者应加强沟通交流,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相互启发,共同为易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出贡献。”

  据了解,该研讨会分为开幕式、闭幕式、主题发言及5场小组讨论,将在7月28日至29日持续召开,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