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对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的采访文章,这位欧洲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掌门人”表示,欧洲国家不应该炒作“企业在华风险”,而是要致力于提高欧盟的竞争力。他直言,欧洲无法通过“孤立自己”来降低风险。
报道称,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担心企业“对中国的依赖”,“去风险”一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本月早些时候,德国政府还发布了首个“中国战略”,以“去风险”的名义警告德国企业减少对华依赖。
但哈通认为,欧洲各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提高欧盟竞争力上,而不是炒作欧洲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他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博世集团总部对《金融时报》表示,如果欧洲人想要保持竞争力,各国政府就需要把改善单一市场作为目标。
他指出,欧盟27国内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你时常会发现,在很多领域里,欧洲国家之间的壁垒和进出口关系要比在欧洲以外做生意更加糟糕。”
在哈通看来,对“去风险”话题的关注至少意味着,欧洲政客们确实在研究“欧洲企业的利益所在”这一问题。但他直言,“‘去风险’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术语,因为它说得太简单了……你无法通过孤立自己来降低风险。”
《金融时报》称,中国在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欧洲汽车行业正努力跟上这场全球竞争的步伐。博世去年表示,将斥资20亿欧元培训部分员工,以更好地适应电动汽车时代。本月早些时候,博世还宣布将向氢技术的研发与制造投资25亿欧元。
中国市场在博世集团的业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去年,博世882亿欧元(约合693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中,有大约一半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英国路透社2月报道称,博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到其全球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在过去十年间,博世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今年1月,博世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苏州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哈通当时在声明中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充满希望和活力。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该国本土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对于部分西方政客炒作的“脱钩”议题,已有欧洲多家企业高管发出警告。4月,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接受《图片报》采访时强调,中国与欧洲、美国等全球经济主要参与者关系密切,与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只会让德国大部分产业面临风险。
德国默克集团首席执行官葛丽鹤也在6月的一场记者活动上表示,解除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她希望通过对话缓和中国与西方大国间的紧张关系。葛丽鹤提醒说,“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福祉,带来了更多创新与合作,而我们却正冒着失去它的风险。”(观察者网)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