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把相亲女睡了,相亲对象第一次见我就睡了我
本文摘要:1970年代初,二十五岁的爸爸正焦急寻觅着配偶,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乡下,大家都要在交配的最佳年龄迅速结合,错过这个村,就很难有那个店。何况,除此之外,他还有生理需要。 好在媒婆很多,很快爸爸就去了相亲。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三店大队的女人,
1970年代初,二十五岁的爸爸正焦急寻觅着配偶,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乡下,大家都要在交配的最佳年龄迅速结合,错过这个村,就很难有那个店。何况,除此之外,他还有生理需要。
 
好在媒婆很多,很快爸爸就去了相亲。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三店大队的女人,住在三公里外。他上午精神抖擞出去,中午沮丧地推着二伯父的破自行车回来,分开迎上来叫唤的鸡,踏着一地的鸡屎,穿过天井,将自行车支起,拍拍了裤子的灰尘。
 
婆婆正坐在灶边煮饭,用火钳夹着一小捆一小捆的干稻草,塞进炉膛,火光照亮了她半边皱巴巴的脸,红彤彤的,色调温暖,好像一幅古典油画的局部。看见爸爸,她马上站起来,急切问:“怎么样嘛?”
 
天井对面,大伯母身材肥硕,牛高马大,挺着个大肚子,手里捏着一块抹布;二伯母则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正要喂奶,一个乳房还耷拉在外面。她们都停下活,期待地看着爸爸,眼神询问同样的问题。
 
爸爸的脑袋像摇头电扇那样转了一圈,说:“你们都看过《鲜花盛开的村庄》唦?”
 
“前几日球场上还放过,哪个会没看过嘛。”大伯母回答。
 
爸爸说:“那只女的,长得就像电影里头的六百工分哦。”
 
这是个典故,来自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里面女主人公身强力壮,和男人一样挣六百工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范典型。
 
“六百工分几好啊,吃得,做得,娶过来,事事都不要你操心。”大伯母说。
 
“那是蛮难看哦,太胖了嘛。”二伯母表达了不同意见。
 
爸爸说:“就是这话啰,硬是看不过眼哦。”
 
婆婆有点失望:“算了算了,再等下,我不相信,像你这样长长大大,又有文化,会找不到人。”
 
过几天,大伯母的一个亲戚来了。一踏进门槛,老鼠似的四处张望,兼大呼小叫:“金妹啊,你活得蛮不错哦。贵旺老实,不但是只闺崽子,还有一份国营工厂的正式工作,城市户口,又事事都听你的。你硬是命好哦,这一生世,硬是赢得了哦。”又摸摸我堂兄的头,“小林啊,在新家还不错吧?你记到,要拿这里当自己屋里哦,以前的爷,要抛到二十五里外去哦。”
 
大伯母打断她:“是哦,是哦,你这么厉害,不如再帮我屋里一个忙嘛。”
 
“说这样的话,亲戚头上,这么客气做什么哦。”
 
“我屋里三叔,你晓得唦,今年二十五岁了,你给他介绍一个女崽嘛。”
 
“金龙是不,还没说人家啊?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我这里就有现成的一只。我屋里老头,你晓得的,大队派他去城里金塔街推粪,租住在金顺大队一家人屋里,那家人家里有个女,属鸡,也没嫁人,比金龙小一岁,蛮能干,还当过女民兵排长。现在在村里做赤脚医生,是学雷锋积极分子。虽然也是农村户口,但人家落得地方好,不种谷,只种菜,住在金塔街,门口一条好宽好大的柏油马路,人来人往,汽车不晓得几多。还跟你城南这里样的?尽是煤炭渣滓路,骑只车子跑到来,隔夜的屎都要颠出来。一到夜晚,路上没有一只人毛,鬼打得人死……你问下三叔有兴趣不,要是愿意,我就联系他们见一面。”
 
大伯母说:“这么好的条件,那晓得人家看得上我侬乡下人不啦?”
 
“人家那只女崽什么都好,就是没读过几年书,拖到现在,一门心思想找个有文化的。你三叔不是读过中专啊?现在又是小学老师,话不定谈的成哦。”
 
“听起来蛮好,那就劳烦你介绍一下啦。”婆婆放下手中喂鸡的碗,隔着天井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