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 岳
近日,“海克斯科技”一词席卷网络,无数网友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展开了热烈讨论。一时间,食品添加剂让不少消费者闻之色变。同时记者注意到,在消费理念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以添加剂“少添加、不添加”为核心的食品行业“配料表瘦身”趋势也日益凸显。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不少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会关注其添加剂种类及含量,更将识别“配料表”作为快速了解产品的重要方式。“从给孩子选择奶粉、酸奶和辅食开始,才发现分析食品配料的重要性。”消费者陈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对很多添加剂并不了解,但是配料表中成分简单、化学名称成分少的,是如今自己购买食品的主要依据,“那些看着添加成分很多,而且大多名字复杂的产品,基本上都不会购买。”
事实上,与陈曼消费习惯类似的消费者并非少数。2021年度,经济日报和京东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九成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看成分和配料表。“成分控”的诞生,说明消费观念日趋科学理性,也是对产品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本身是安全的,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里很难找到,但添加剂使用依旧是越少越好。企业要做到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
“食品添加剂被认为是食品工业的标志产物,正因为食品工业的成熟,才让更丰富的食品进入消费者的视野。” 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添加剂分类中的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不发达之前,消费者只能就近购买食品;但防腐剂的出现使过去难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实现长途运输、长期保存,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对此,该专家坦言,事实上,近年来“无防腐剂食品”引发了行业内外的诸多讨论,其中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如何平衡技术与成本。“部分品类食品的无防腐剂,的确可以通过技术升级达到,但也意味着成本更高,新的生产线、配料表研发、人力、供应链等成本都将计算在内,这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配料表瘦身”趋势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技术、成本等多重压力与考验下,“无添加”任重道远,但如今,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零食、饮料等行业已开始发力——配料 “瘦身”让“少添加”“不添加”成为企业新品研发的重心。
例如今年中秋,叮咚上线了首款“清洁标签”冰皮月饼,饼配料表仅为“榴莲果肉、糯米粉、水、淀粉、麦芽糖、食用棕榈油”七项;零食品牌良品铺子,也在“品质零食”的定位下,发力“更干净的配料表”;而伊利在今年夏季推出的新品冰淇淋系列也将“读懂配料表”作为其产品健康定位的卖点之一。
与此同时,曾经在消费者观念中添加剂较多的饮料行业,同样在“少添加”“不添加”的产品升级中成效显著。元气森林于2021年10月宣布全线产品不含化学防腐剂,即山梨酸钾、苯甲酸钠,2022年7月首次推出可乐味气泡水,在配料表中去掉了传统可乐里的磷酸,同时不再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实现了可乐味汽水配方更简单健康。对此元气森林相联合创始人鹿角表示,这得益于其引进的全球领先无菌碳酸生产线。截至目前,元气森林5大新建工厂共建成18条无菌碳酸生产线,总投资金额达数十亿元。
“尽管添加剂中的防腐剂为食品工业化带来了‘解决方案’,但围绕滥用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问题也屡屡出现。仅饮料行业中,苯甲酸钠一项在2016年就检测出了9个批次的碳酸饮料超标。”有业内人士表示,元气森林坚持品质健康产品的路线和如今突破困难和压力“大砍配料配方”,对于饮料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食品安全科普亟待加强
记者注意到,饮料行业近年来健康化趋势显著。从元气森林掀起的“0糖0卡0脂”气泡水热潮,到各类低糖无糖茶饮的走俏,无一不释放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巨大需求。“更加天然的配料,提升口感和健康度目前已经成为整个饮料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元气森林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比如用从玉米等农作物提取的天然代糖赤藓糖醇,取代传统可乐常用的人工代糖阿斯巴甜;用更昂贵的巴拉圭茶提取物取代传统可乐的人工咖啡因,让饮品更健康。
“当下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热议,折射出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知。”相关专家坦言,消费市场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是食品安全科普成效的体现。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服贸会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新消费健康产业论坛上,多方专家就针对饮食消费健康与科普进行了深度探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论坛分享时表示,“健康”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选择,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最关注的消费点之一。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则强调,目前饮料行业最需要做的是消费者教育,如何让行业宣传和消费者的认知统一起来,这是法规、监管和做科普传播的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食品安全和添加剂知识科普道阻且长,这需要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参与者、生产者严格遵纪守法,不仅要守住食品行业的底线,更要提供优质、健康的食品。”业内人士表示。
【编辑:彭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