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看中国·金目奖颁奖典礼举行
本文摘要:(记者 高凯)第九届“看中国·金目奖”颁奖典礼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在重庆西南大学东方红会议厅同步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看中国”项目创始人、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第九届“看中国·金目奖”颁奖典礼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在重庆西南大学东方红会议厅同步举办。本次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主持。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和会林文化基金联合主办,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是一项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2014年,“看中国”项目设置“金目奖”,旨在对本年度中具有敏锐眼光和深刻洞见的优秀作品予以特别表彰,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看中国”项目创始人、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当日介绍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具体情况。“看中国”项目创办于2011年,至今已走过十二个年头。据介绍,截至2022年,来自五大洲101个国家78所海外高校的895名外国青年共完成854部纪录短片,斩获157余项国际性奖项,在5大洲28国展映,出版系列书籍13种,被300多家中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

  黄会林指出,2022年“看中国”创作单元包含四项主题:一是“在华留学生看中国”单元,深入挖掘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风华、风尚、风光”故事。二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稻米”单元,组织了巴西、西班牙、印度、日本、马达加斯加五国12位外国青年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拍摄了5部纪录短片,同时在重庆、辽宁、广东、山东、浙江组织完成了7部关于“稻米文化”的作品,最终剪辑一部85分钟纪录片。三是为“北京冬奥会”主题量身打造“外国青年看冬奥”单元,拍摄完成3部独具“Z世代”风格的冬奥短片。四是继续推进“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总体来看,2022“看中国”项目呈现出“编创感受升级”和“十年精华献礼”两大亮点。新的一年,“看中国”将继续本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原则指导外国青年创作。

  据介绍,本届“金目奖”从2022年度“看中国”项目产生的100余部影片中进行评选,通过10位海内外专家认真研讨,产生一等奖影片1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6部,“最佳文化发现奖”、“最佳艺术表达奖”各一部,特别奖两部,并设有“最佳组织奖”。

  此次“最佳艺术表达奖”颁给博茨瓦纳导演马乐闻拍摄的《稻之旅》(A Journey To Rice);“最佳文化发现奖”由尼泊尔导演阿尼尔拍摄的《口弦之音》(The Sound of Kouxian)获得;《稻路》(Bound by Rice)等六部影片获得本届金目奖三等奖;《稻之旅》(A Journey To Rice)等三部影片获金目奖二等奖。

  《冬奥小号手》(The Winter Olympic trumpeter)获得第九届“金目奖”一等奖,尼日利亚青年导演安东尼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冬奥会开幕式小号手朱德恩的背后故事。

  日本导演小川夏果拍摄的《大米之歌》和马达加斯加导演Minosoa拍摄的《杂交水稻》(The Hybrid rice in Madagascar)获得第九届“金目奖”特别奖。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肇庆学院、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西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共同获得第九届金目奖“最佳组织奖”。

  在重庆西南大学分会场,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同期举行。4月12日至17日,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牙买加5个国家的8名外国青年深入重庆涪陵、北碚、永川、南川、潼南、武隆、城口、巫溪等区县,围绕涪陵榨菜、唐门彩扎、松溉古镇、南川茶树、杨氏民居、后坪山歌、方斗农家、巫溪烤鱼等选题进行拍摄,以“民居·民歌·民风”为主题进行影像创作,用影像展示多彩重庆和美丽中国。(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