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山:“一山青黛”折射产业升级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太原6月5日电 (记者 李新锁)芒种将近,暑热蒸腾,山西太原人却在西山一带有了天高云淡的自由。从能源重化工聚集区到“一山青黛”,山西太原十余年接力修复生态的背后,是产业转型升级之谋。 “很多年轻人选择到公园帐篷营地放松休闲,和家人一

  齐齐哈尔新闻网太原6月5日电 (记者 李新锁)芒种将近,暑热蒸腾,山西太原人却在西山一带有了天高云淡的自由。从能源重化工聚集区到“一山青黛”,山西太原十余年接力修复生态的背后,是产业转型升级之谋。

  “很多年轻人选择到公园帐篷营地放松休闲,和家人一起体验临水旅居酒店,西山的空气、温度和太原城对比明显。”6月5日,太原西山长风城郊森林公园(简称“长风城郊公园”)相关负责人李立功说,此前,这里是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排放14年的粉煤灰沉灰池。

从太原西山俯瞰太原城。(资料图) 李新锁 摄

  “一山青黛”重现历史荣耀

  历史上的太原西山,除了以“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生态屏障之姿守护太原城,还留下晋祠、天龙山石窟、晋阳古城、多福寺等一众历史遗迹。

  就是这样一条生态屏障、文化长廊,却曾一度聚集了2000余家采煤、焦化等重污染企业。“粗放发展,超强度开采,随意倾倒工业固废、生活垃圾”,最终形成112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和约10平方公里的山体破坏面。

  如何修复生态、推动产业转型?2009年,太原设立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办公室,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方式,全面关停搬迁污染企业,持续修复生态、布局绿色转型产业。

  2017年6月,山西首批生态文化旅游类开发区——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简称“西山生态示范区”)成立,“生态修复、绿色转型”成为西山生态示范区的立身之本。

  西山生态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俊峰说,借助“社会资本认养治理荒山”模式,西山一带已建设18个城郊森林公园,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余万亩,治理破坏面1万余亩,林木覆盖率由不足20%上升到80%左右。

  “一山青黛”背后是10余年持续修复之功。

  山西亿量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山西亿量公司”)是长风城郊公园的建设主体。谈及当初面貌,山西亿量公司总经理傅晓庆说,“到处是煤矸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几条沟壑填满了深达100多米的湿粉煤灰,周边村落纷纷搬迁”。

  傅晓庆介绍,从2011年起,企业修筑抗滑桩加固坝体,采取最先进的防渗漏技术处理灰场,建成八个总面积430亩的景观湖,“清运粉煤灰、各类垃圾,治理荒山,种植林木”,累计投入近16亿元,最终让太原城的污染源变成“康养地”。

  生态修复焕发产业价值

  生态修复之后,西山一带的产业价值正在焕发。

  在长风城郊公园内,旅居酒店在林木、湖泊间若隐若现;依山傍水布设的帐篷营地清风徐徐。

  “依托毗邻城市,又远离喧嚣的优势,五一期间,旅居酒店一房难求。”李立功说,园区将加大投入,引进高端康养社区、汉字文化体验园和晋商民营企业总部金融中心等,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有效互动。

  近年来,春天到玉泉山赏樱花,盛夏到长风城郊公园体验席天慕地的露天野趣,假日沿着旅游公路自驾探访一众“国保”,渐成太原人的节令活动。

  和长风城郊公园情况类似,2009年,民营企业家张俊平带领团队上了玉泉山,满目疮痍、垃圾遍地,采矿形成的山体破坏面有200多处。

  “由于山体破坏严重,大型机械无法上山,工人们就在腰间拴上保险绳用电锤打坑,再用双肩背着黄土、树苗上山。”张俊平说,此后十余年,企业投入近12亿元引水上山、修复生态,最终把这片采矿遗留地改造成游人驻足、鸟兽留痕的城市后花园。

  据介绍,“西山模式”曾作为典型案例编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报告(2021)》,列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政策宣示文件,向全球发布。

  陈俊峰说,今年以来,西山生态示范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参加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02.6亿元。此外,西山生态示范区还将积极推动沪硅产城乡一体化项目、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等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