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张蔚然 黄钰钦)针对近期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去风险”话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分析称,所谓“去风险”是某种程度的“脱钩断链”,美国等一些国家应避免将合作泛安全化。
近段时间,“去风险”的讨论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关注。美西方政界和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去风险”不是“脱钩”,是旨在消除供应链方面的过度依赖,甚至提出中国的“内循环”“自力更生”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去风险”。
针对当前美欧一些人对于“去风险”话题的讨论,徐步认为,对于所谓“去风险”,要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去风险”是某种程度上的“脱钩断链”。“什么叫‘去风险’?难道跟中国做生意、购买中国的产品就是有风险吗?如果这样讲的话,中国这么多年买了西方多少产品?从波音飞机、空客飞机到西方国家诸多的设备产品,这里边也有风险,但中国采取的是市场化、包容性的做法,没有把购买或使用西方的产品上升到所谓‘风险’的角度进行泛安全化。美国却把所有的问题都安全化,把购买中国的产品‘风险化’。”徐步说。
另一方面,这位学者也指出,考虑到美西方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政策有很多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中国各界也要同有关国家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如何避免合作走向泛安全化、泛风险化,真正找到使双方都能够感觉安全,通过合作带来互利共赢的办法。
徐步指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恰恰是为了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以此进一步提升国内经济发展活力,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当然要继续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使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际上我同很多美国学者说过,中国国内的消费进一步提升,国内的市场更加有活力,对国际市场也会有更大的需求,意味着要购买更多国外的好产品。就目前而言,同国外的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向他们准确解答中国的大政方针是非常有必要的。”徐步说。(完)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