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巩固文化主体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摘要: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重大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重大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论断蕴含的深厚思想智慧、丰富理论内涵和重大方向指引,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遵循,在新时代不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努力完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任务。

  文化主体性的建立与巩固

  所谓文化主体性,从文化内涵上来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构成其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根据;从文化发展上来看,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文明遭受空前的挑战甚至面临中断危险。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中国也由闭关锁国被动卷入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一代代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各种现代化尝试,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坚守住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党领导人民一百多年的伟大奋斗是强国复兴的历史进程,也是推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艰辛探索,不仅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而且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的基础上重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持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的。首先,中华文化主体性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文明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自然、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我们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用。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真研究和吸取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让中华文化积累起来的丰富日常生活伦理经验和习俗,仍然给当代中国与世界以芬芳,使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致被冷酷的金钱关系、极端的个人主义所淹没。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好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有力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

  其次,中华文化主体性吸收借鉴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建立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条件。同时,只有巩固好文化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要求我们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主体意识。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保持自身鲜明特色,是因为它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拒斥,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新的使命任务,我们更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有针对性地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养料,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通过“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两个结合”对建立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是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产生,有力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一方面,发展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深刻阐述,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新征程上,只有继续坚持“两个结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科学的理论才有愈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华文化主体性才能始终稳固。

  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和巩固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表明,只有建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真正巩固文化主体性。同时,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逐步生成的过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我们所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明,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是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文明。这种新型现代文明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曾深刻阐明建设一种新型现代文明对于人类解放的重要意义。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取得现代化巨大成就的同时,其严重弊端也日益暴露。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日益发生严重扭曲,产生了人的全面异化,人的生存和发展遭受严重威胁,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处在危机之中。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对于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的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类解放,这实质上是在重写和重塑现代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是事关建设新型现代文明的重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这一最高价值目标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的,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及其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得到充分彰显,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有本质区别。“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事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作出科学回答,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阐述了发展为了什么、依靠谁来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发展政策如何制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民主体论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价值追求。此外,“以人民为中心”蕴含着“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话题,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党的事业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事业,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的进程中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统一起来,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观点在新时代实现了新的深化和拓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红旗文稿》副总编辑、编审)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