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内外兼修”绘就富美“村居图”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岳阳9月12日电(记者 傅煜)房前大树掩映,精致的庭院内种满花卉、草药和蔬菜;后院藤蔓缠绕,葡萄、梨树、橘树错落生长。一方家居小院,如今竟成了湖南岳阳汨罗市古培镇双凤村村民周均安家的“增收园”。 这仅是巴陵大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一个缩

  齐齐哈尔新闻网岳阳9月12日电(记者 傅煜)房前大树掩映,精致的庭院内种满花卉、草药和蔬菜;后院藤蔓缠绕,葡萄、梨树、橘树错落生长。一方家居小院,如今竟成了湖南岳阳汨罗市古培镇双凤村村民周均安家的“增收园”。

  这仅是巴陵大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汨罗市武夷山村。岳阳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通江达海的岳阳,既有白鸥翔集、水天一色的“巴陵胜状”,又有生机盎然的“诗意田园”。在乡村振兴东风的吹拂下,这里宜居宜业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产业发展与增收致富交融共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正高质量转化为现实“实景图”。

  特色产业“串珠成链”

  美酒飘香的汨罗长乐“甜酒小镇”、虾肥蟹美的湘阴鹤龙湖“虾蟹小镇”、独具韵味的临湘羊楼司“竹器小镇”……在岳阳,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的特色小镇拔节生长,生机无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岳阳在立足自有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做大做强地域特色产业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很有成效的可复制经验。

君山六门闸社区的“晒鱼长廊”。刘曼 摄

  “中国风干鱼之乡”岳阳君山区北依长江、南临洞庭,优越的自然条件涵养了丰厚悠久的风干鱼文化。该区积极探索资源、资产、资本“三资”运作改革的新模式,整合养殖大户、原国有水产养殖场等沉睡资源,建立生态渔业集团,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集约化、品质化和深加工转型升级。当地许多退捕渔民从中受益,找到“内养”“做鱼”的新出路。

  2022年,君山区风干鱼产量超10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仅六门闸社区一地的年销售就达3000吨以上,产值超2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人均月收入约4000元。

  位于岳阳县杨林街镇尚书村的“岳阳王鸽”产业研究中心,仅养殖场就占地860亩。他们通过拉伸产业链条,推进鸽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小鸽子为岳阳县“衔”来了综合产值超20亿元的大产业。

  在中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华容县,每4名劳动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芥菜相关产业。谋篇壮“大”转“小”文章,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小作坊”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型,完善了从机械化种植、生产、加工,到仓储、交易、物流、展览、营销的全产业链条,壮大了产业化体系。2022年,该县涉芥菜种植脱贫监测户人均纯收入约1.5万元。

  以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岳阳全力做好“农业 ”文章,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经过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该市村集体经济取得明显成效,374个薄弱村全面清零,1372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总量、增量、均量“三量”齐升。

  庭院经济风生水起

  踏上汨罗市白水镇王家坪村的柏油小路,只见错落有致的房屋庭院整洁干净,院落间的方寸之地种满脐橙树,与墙面上描绘的纽荷尔橙图案相映成趣。“一棵挂满果的脐橙树,每年能结果100斤左右。”该村党总支书记马雄波算了一笔账:按照空地面积,每家每户都栽上10至20棵不等的橙树,光这一笔年收入就达到2800至5600元。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岳阳积极响应,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空闲用地,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汨罗白水镇西长村的采摘园。岳阳市乡村振兴局 供图

  如何让乡村小庭院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以跻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的汨罗为例,当地找准“小”切口发展“微”产业,采取自主经营、订单和委托经营模式,拓展“企业 ”“合作社 ”“经纪人 ”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夯实以订单统销、经纪人代销、电商直销、能人带动等多形式销售渠道,让一个个农家小庭院变身城市居民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

  糯稻、湘莲、红心柚、辣椒、稻虾、葡萄……在汨罗长乐镇,多点开花的庭院种养殖依托电商平台、农业合作社、餐饮农庄等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协助村民外销产品;通过“庭院种养 企业”的联合发展机制,去年神鼎山镇神鼎山村仅特色“小种养”一项,就为100余户农户增收近60万元;挖掘屈子文化这一历史底蕴,屈子祠镇双楚村通过打造鲜花小院特色民宿、秀美屋场建设、空坪隙地果树种植,让农家庭院成为游客旅途一景。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当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业态繁多的庭院“微经济”正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岳阳正积极探索庭院特色种养殖、加工、休闲产业和庭院生产生活服务等多种发展模式,力争到2025年15%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通过参与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实现人均年增收增长15%以上。

  和美乡村善治有方

  “道仁水库和染坊片新来冲水库是村集体资产,我们以前在水库养了点鱼,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形成规模和效益。”听罢岳阳县毛田镇道仁村总支书记杨辉的这番介绍,杨柏松琢磨着:道仁村优质的铁山水、铁山鱼是远近闻名的品牌,完全可利用村集体合作社自行养殖的方式发展铁山鱼养殖,同时衍生“养殖 休闲”等相关业态,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杨柏松曾是岳阳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作为地道的“道仁通”,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和反复商讨,杨柏松最终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达成一致,将铁山鱼养殖列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并先行投放一万余元鱼苗进行养殖。“待水位上升后,还要加大养殖力度,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增收5万多元。”

华容县华一村成立老年人自助互助养老协会,老年人可用积分在协会兑换免费午餐等服务。杨华峰 摄

  长久以来,农村面临着人才“入不敷出”的尴尬。为充实乡村振兴队伍力量,岳阳在湖南首创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三级联动”从担任过乡镇或县直机关单位党政领导、有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中,择优遴选117人担任首批乡村振兴指导员,协助基层守底线、抓发展,为乡村振兴领航赋能。

  除了人才,乡风文明也是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岳阳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各个方面,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挖掘和激活基层资源,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与载体,让文明新风根植乡间沃土。

  “群英断是非”工作法,是岳阳结合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种基层治理探索。其精髓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给群众赋权,从“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乡贤能人、网格员等人群中选配“群英”,共评、共商、共断群众不同诉求的是与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运用该工作法,华容县章华镇五星社区网格员在近期大走访过程中发现的居民田亩纠纷,就在“群英”的引导下成功化解。

  而今,从“群英断是非”巧解千千结、用“时间银行”弘扬优风良俗,到以“小协会”破除陈规陋习等,民风淳、文化兴的文明新风正激荡巴陵大地,源源不断注入乡村美好生活。(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