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专访研究集宁战役20年的“内蒙古司马迁”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乌兰察布9月14日电 题:专访研究集宁战役20年的“内蒙古司马迁”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爱平 在偌大的书房中,任致中像小孩子一样兴奋,他手捧最新出版的《集宁战役·修订本》坦言:“终于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2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75

  齐齐哈尔新闻网乌兰察布9月14日电 题:专访研究集宁战役20年的“内蒙古司马迁”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爱平

  在偌大的书房中,任致中像小孩子一样兴奋,他手捧最新出版的《集宁战役·修订本》坦言:“终于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2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75岁的任致中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人,过去20年,他因爬梳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集宁战役这段珍贵的历史,被外界誉为“内蒙古司马迁”。

图为任致中讲述研究经历。李爱平摄

  “说‘内蒙古司马迁’有点言过其实,但司马迁的治学精神却不敢忘却。”这位力求每一字皆有出处的老人坦言,为了研究集宁战役这段历史,他20年如一日坚持查阅资料、记笔记,“每天要在电脑或笔记本上写1000字以上。”

  任致中口中所说的获得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始于他出版《集宁战役·修订本》期间,著名军史专家温瑞茂给出的审读意见。

  “该书史实准确,观点正确,对研究解放军在集宁地区的作战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推动我军军战史的研究有裨益,建议该书略作修改即可出版。”任致中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瑞茂的这一审读意见,让他有了继续研究集宁战役的动力。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官方资料显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对集宁战役高度重视,在他的电报、电文和著作中曾上百次提到当时鲜为人知的集宁、丰镇、凉城、兴和等地区。

  任致中童年时,他的父母就给他粗略讲述集宁战役战场上的故事,“那时就萌发了对这一战役的好奇。”

  李明是最早为任致中撰写报告文学的作家,他认为,“集宁战役的传说,给予童年的任致中熏陶和氤氲,在他的心灵中植下了一株特殊的解不开的情结。”

  童年的这一记忆,确实成为任致中日后潜心记录“集宁战役”的动因,2005年刚从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局长职务提前退下的他,便开始张罗着要书写这段珍贵的历史。

  在当地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任致中与孙继光等人组成了“集宁战役调研写作组”,作为研究集宁战役为数不多的人士之一,任致中和同仁开展了实地考察,“因为在这之前,所有的军史专著中只是简略地写一段,没有详实记录。”

  实地考察期间,任致中和同仁如同考古人员般,寻找炮楼、战壕、碉堡、山洞,力图找到与这场战役相关的“蛛丝马迹”。任致中坦言,实地考察结束后,才发现这才是工作的开始,越调研,问题越多,需要相互佐证的地方也就越多。

  他和同仁在此后的几年间,陆续奔波了八省市的几十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军史党史研究机构,“我们在那里如饥似渴地阅读、抄录、复印、拍照。有时候一连工作七八个小时,饿,在外面的小吃店垫垫肚子,渴了喝几口矿泉水,接着再干。”

  2009年,任致中和孙继光合著的《集宁战役》一书正式出版,多年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最终成为一本专著。

  集宁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王小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集宁战役》这本书,很多人才知道周恩来、聂荣臻、贺龙、叶剑英等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200多个高级将领都是集宁战役的指挥者和参与者。

图为已出版的《集宁战役》一书。李爱平摄

  《集宁战役》出版后,任致中丝毫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他依旧在搜集有关集宁战役的史料。

  在长达5个小时的采访中,任致中告诉记者,第一本专著出版后,他依然觉得有些问题需要继续思考,“我在书房中辟出一角,专门研究与解放战争有关的书籍、资料,从中继续找寻关于集宁战役研究的遗漏。”

  收获是惊人的。从2009年迄今的14年间,任致中通过研究发现,过往专家学者一直认为集宁战役一共是3次战役,他为记者“科普”说,集宁战役指的不是一次战役,而是指从1945年10月至1948年9月,在集宁以及以集宁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发生的4次大的战事。即:1945年10月爆发的绥远战役之绥东作战;1946年1月的集宁争夺战;1946年9月的大同集宁战役;1948年9月的察绥战役之首战集宁,“为了表述方便,我们统称为集宁战役。”

  任致中对记者强调:集宁战役的战场,既不是现在集宁行政区划的地界,也不是历史上集宁县的范围,而是以集宁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现在的丰镇、凉城、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兴和、卓资、商都的部分地区。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晶认为,《集宁战役·修订本》一书的出版为集宁战役的文化建设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对当地发展影视、图画、舞台、有声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础。(完)

【编辑:房家梁】

相关内容